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98
铜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广泛的金属。
(一)对古代铜制品认识
(1)如图为出土文物古代青铜铸件“雁鱼灯”。该文物能保存至今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铜的活泼性弱,不易生锈                      b.深埋于地下,隔绝空气
(2)《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注:此处“金”指铜),表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 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二)铜的化合物制备
辉铜矿主要成分为 Cu 2S、软锰矿主要成分为 MnO2,均含有少量二氧化硅、氧化铁等杂质。工业上综合利用这两种矿物制备碱式碳酸铜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已知:①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②

(3)“浸取”前将矿石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浸取”时,除氧化铁溶于稀硫酸之外,还会发生反应: , 则“滤渣Ⅰ”中除了有 S 外,一定还有 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沉锰”时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某碱式碳酸铜成分可表示为 Cu X (OH) Y (CO 3) Z,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性质和组成,取 3.46g 样品持续加强热,观察到固体先变成黑色,然后出现红色,同时产生气体。
气体成分的探究
[实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如图装置。

【现象】实验中观察到 A 装置中固体变蓝, B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数据】充分吸收生成的气体后测定,A 装置增重 0.18g ,B 和 C 装置共增重 0.88g。
【计算】
(7)X:Y:Z =________________
红色固体成分的探究
【资料】 1.Cu 和 Cu2O 均为红色固体。2.Cu2O + H2SO4 = CuSO4 + Cu + H2O
【猜想】
(8)红色固体可能是: 猜想 1: Cu; 猜想 2: Cu2O; 猜想 3: ________________
【实验】
(9)① 取适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 (填现象) ,则猜想 1 是错误的。
②原 3.46g 样品加强热反应后测得红色固体质量为 2.16g。
【结论】
(10)结合以上数据,写出该碱式碳酸铜分解后的生成物: ________________
22-23九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
知识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应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相关现象酸的通性盐类参与的反应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20 年 1 月 25 日总建筑面积为 3.39 万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工,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火神山医院在建造过程中用到了 HDPE 膜,HDPE 膜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某探究小组对 HDPE 膜的组成元素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HDPE 膜由什么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①HDPE 膜能够燃烧,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②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固体,可作为干燥剂,也可吸收二氧化碳;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先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 A、C 装置的总质量;再将 8.4g 的 HDPE 膜样品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点燃,点燃 B 处的酒精灯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装置 A、B、C、D;最后再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熄灭 B 处的酒精灯,再次分别测定 A、C 装置的总质量。

[实验记录]

装置质量

A装置总质量

C装置总质量

实验前

100.0g

100.0g

实验后

110.8g

126.4g

[实验分析]
(1)通入燃烧产物前,先通入氮气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 D 的作用是______
(3)能证明产物有一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最后再通入氮气一段时间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结论]
(5)8.4g 的 HDPE 膜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所以 HDPE 膜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反思拓展]
(6)若实验中的 8.4 g HDPE 膜样品燃烧的产物为 CO 和 H2O,则消耗的氧气质量为______g。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