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61
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运输化学药品浓硫酸的车辆,应该张贴的标志为___________。
A.B.
C.D.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2)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b.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3)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借助于酸碱指示剂: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的反应实验:
(4)根据上述实验中的现象,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K2SO4
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K2SO4和KOH。
【进行实验】
(5)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CuO粉末、Ba(NO3)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CuO粉末___________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6)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
(7)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一中的CuO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不可代替的药品字母序号:___________。
A.CuB.Fe2O3C.MgD.Na2CO3

(8)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
2023·广东茂名·一模
知识点: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盐类参与的反应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家用某品牌发酵粉进行探究。
活动一:定性研究
(1)小星通过观察标签知道这种发酵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为测定发酵粉溶解形成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发酵粉加适量水溶解,在室温下用pH计测得所得溶液pH为8.2,说明溶液中除外,一定含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小静对碳酸氢钠固体溶解过程温度变化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使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得不同质量的碳酸氢钠粉末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由图可知,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_______热量,影响溶解过程温度变化程度还与_______因素有关(答1点即可)。

活动二:定量测定
小燕设计了如图3装置,测定该发酵粉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已知发酵粉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3)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_
(4)小燕取15.0g固体样品和足量稀盐酸置于装置A中,打开活塞,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C增重6.6g。请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活动三:拓展延伸
小林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提出问题:NaOH和NaHCO3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5)猜想一:两者不反应
猜想二:两者发生反应,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反应生成H2O和_______(写化学式)。
(6)已知:该实验条件下CaCl2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变浑浊,CaCl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无现象,为验证猜想二正确,请你补充实验方案:取少量NaHCO3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_______。(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可供选用的试剂有:CaCl2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制备、性质及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纯碱的制备——“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主要化学原理是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在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常以晶体形式析出。
(1)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的两种气体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l2B.NH3C.SO2D.CO2
(2)写出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1)中的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任务二探究纯碱的性质——Na2CO3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
②Na2CO3在水中全部解离出Na+和CO
③CaCl2溶液呈中性,Ca2+、Cl-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
(3)猜想一:H2O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Na+与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_______
(4)【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一不成立
(2)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二不成立
(3)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②往①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至过量
①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_______
猜想三成立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CO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另一种阴离子。
【拓展与延伸】
(5)结合任务二的所有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
任务三探究纯碱的用途——用于生产洗涤剂
【查阅资料】Na2CO3可用于生产洗涤剂。Na2CO3溶液呈碱性,可清洗油污,溶液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继续对影响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并测定溶液pH,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溶质质量分数2%2%2%6%6%6%10%10%10%
溶液温度(℃)204060205060204070
溶液pH10.9011.1811.2611.0811.2711.3011.2211.4611.50
【解释与结论】
(6)实验①、②、③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7)要证明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选择的3个实验的编号是_______
【拓展与应用】
(8)下列物质可用于去油污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ClB.NaOHC.K2CO3D.CaCO3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