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27
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之一。兴趣小组同学对盐酸的性质进行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1】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1)小明打开盛有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时(如图1),瓶口有白雾出现,说明盐酸具有_________性。用该浓度的盐酸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0.37%的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g。

【任务2】盐酸的化学性质
(2)小明取等质量的铁片和铁粉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
①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下列示意图中,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为探究氢氧化钠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小明用如图3所示实验进行探究:

①步骤I,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指示剂,指示剂最好选用_________,实验现象会更明显。
②步骤Ⅱ,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当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时,停止加入稀盐酸,从而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反应。
(4)兴趣小组其他同学又用实验室常用药品对上述图3中步骤Ⅱ实验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氧化铜_________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另有同学提出该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
(5)除上述方案外,下列物质中,单独使用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铜片B.pH试纸C.碳酸钙
2023·安徽·模拟预测
知识点:酸的通性碱的通性盐类参与的反应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现场,组委会为参加开幕式的观众准备了贴心礼包。礼包里有国旗和2022冬奥会旗帜、口罩和消毒湿巾,还有用于保暖的帽子、手套、暖宝宝、坐垫盖毯。其中研究暖宝宝取暖问题引起了化学研究小组同学的兴趣。
【提出问题】
①暖宝宝的发热原理是什么?②使用后的暖宝宝含有哪种铁的氧化物?
【查阅资料】
①某品牌暖宝宝的成分:铁粉、食盐、活性炭、蛭石(保温隔热)、吸水性树脂(可反复吸放水)。
②氧化亚铁为黑色固体,在空气中受热会转化为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氧化亚铁和氧化铁均不会被磁铁吸引。
【实验探究】
探究一: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从采集的数据可知:温度升高,氧气浓度减小。实验结束并恢复室温后,观察到烧杯中液面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结合暖宝宝的成分,小组讨论得出发热原理: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受热后分解为一种或几种铁的氧化物。暖宝宝中食盐则起到加速铁粉氧化,更快地放出热量的作用。
   
探究二:使用后的暖宝宝中铁的氧化物种类
小组同学发现,发热后的暖宝宝由黑色变为红色,于是对剩余固体中铁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暖宝宝中铁粉已完全消耗)
【作出猜想】猜想①:四氧化三铁;
猜想②:氧化铁;
猜想③:______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实验后的暖宝宝剩余固体

于滤纸上,用磁铁反复吸引

______

剩余固体不含四氧化三铁

将滤纸上的剩余固体加入试管中,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固体全部消失,

溶液变为黄色

剩余固体含氧化铁,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结论】剩余固体含有氧化铁。
【交流反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暖宝宝的运输和保存无需注意防潮
B.仅用稀盐酸无法检验暖宝宝是否失效
C.可以用暖宝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