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44
某同学发现自己眼镜框中铜制部位表面有绿色的铜锈,他联想到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铜生锈的原因,请你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铜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
【猜想与假设】根据查阅的资料猜测: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理由是______
【设计与实验】他仿照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说明:实验中用到的蒸馏水均已煮沸过且铜片已打磨干净)。
   
在上述实验3中,控制的因素是______,铜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结论】他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提高】
(1)生活中你会发现厨房中的铁锅与水接触的部分最容易生锈,切开的苹果不久后变成咖啡色,好像生了“锈”。这些物质“生锈”除了与水有关外,都与______(填物质名称)有关。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______
22-23九年级上·湖北十堰·期末
知识点: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自然界并不缺少“镁”,而是缺少发现“镁”的眼睛。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启寻“镁”之旅,现邀请你一起进行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初步认识镁
(1)镁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写出一点)。
(2)镁的部分化学性质:将打磨后的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任务二:揭开镁表面变黑的奥秘
(3)镁条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形成黑色。小芳认为黑色物质是MgO,根据所学的知识,MgO是__________色固体,查阅资料得知该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Mg2(OH)2CO3,这可能是Mg与空气中的O2、CO2__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生成的。
(4)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一段时间后,A中镁条表面变黑,B、C、D中镁条表面均无明显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A和B对比的目的是探究镁条表面形成Mg2(OH)2CO3,是否与O2有关
②A和C对比的目的是探究镁条表面形成Mg2(OH)2CO3,是否与CO2有关
③A、B、D中的蒸馏水可以用自来水代替
④C中的干燥剂可以是氢氧化钠固体
任务三:利用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5)项目小组同学分别利用镁在空气中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待完全燃烧后:
   
①小明称量得到石棉网上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②小刚称量得到石棉网上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③小芳称量得到石棉网上留下的固体质量与反应前镁条的质量相等,她的实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金属铝具有密度小、抗腐蚀等优良性能。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Al与溶液的反应时发现除了生成红色固体以外,还产生无色气体并放出大量热,过一段时间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兴趣小组对此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Ⅰ、能与作用生成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Ⅱ、Al与溶液反应过程中会产生CuCl白色固体,此固体不溶于水,但能溶于含浓度较大的溶液。
实验一:探究无色气体的成分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气体成分作出如下猜想:
(1)猜想1:______;猜想2:;猜想3:
【实验探究】
(2)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不需要进行探究即可确定猜想3不成立,依据是______
(3)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猜想2不成立
②收集产生的气体,验纯后点燃______猜想1成立

实验二: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
【作出猜想】猜想1:;猜想2:CuCl;猜想3:和CuCl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4)对白色固体进行过滤、洗涤,低温烘干。然后放入饱和的NaCl溶液中,观察到______,则白色固体为CuCl。
该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对实验进行了深度探究。
实验三:探究CuCl的生成原理
(5)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查阅资料Ⅱ的反应原理______
【作出猜想】小红同学认为生成的Cu与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
【实验探究】
(6)取适量铜粉与溶液混合,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如图Al与,溶液反应的“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对实验进行改进,确证了Cu与溶液反应生成CuCl。请你写出改进之处______

【反思交流】
(7)兴趣小组同学通过以上探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液呈现碱性
B.科学的实验猜想要有依据,如实验现象、查阅资料等
C.在化学变化中,可能存在非主要的、不可预期的反应
D.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条件得到所需产物
铜制器物在潮湿环境中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锈迹,俗称铜绿。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铜绿成分产生了浓厚兴趣。
【提出问题】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其它什么元素?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②碳与一般的酸不反应;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找到了一些铜绿粉末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观察分析】
A.装置中绿色粉末变为黑色;
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
C.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碳等元素。
【交流讨论】根据铜绿的组成,小组同学对A装置中产生的黑色粉末的成分有如下两种不同的猜想;
(1)全部为CuO                    (2)CuO和C的混合物
【深入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若黑色粉末全部溶解,且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则:猜想____正确
②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2)正确

【实验结论】化学学习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证明猜想(1)正确。
【反思应用】根据铜绿中所含元素,可知铜生锈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有关,还可能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要保护博物馆里的青铜器,减缓生锈,我们可以减少青铜器与_________________接触。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