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9
某兴趣小组在做分子运动探究实验。邀你参与探讨相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______
______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理由是______
22-23九年级上·河北承德·阶段练习
知识点: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对比实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对课本的实验改进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体现;宏观实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萍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萍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可以迅速观察到明显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萍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初中的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氢氧化钠固体能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量)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萍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一点)。
【思维拓展】小蕊受小萍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4)小蕊查阅资料得知:稀硫酸中含有硫酸(化学式H2SO4),没有挥发性,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钠和水,写出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蕊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