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1000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没有_____气体生成(填化学式).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________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能否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四川达州·中考真题
知识点: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盐类参与的反应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与水有关的知识后,开展了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参观自来水生产过程
(1)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自来水厂参观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取水→加絮凝剂→过滤→吸附→______→配水。
活动二:测量自来水的硬度
【查阅资料】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国家有关水的硬度的标准为:
类别极软水软水中硬水硬水高硬水
浓度计(mg/L)0~7575~150150~300300~450450~700

(2)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取少量自来水,用便携式水硬度检测仪测得该自来水的硬度为311.2mg/L,说明本地区的自来水属于______。同学们又向此自来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后观察到______,也得出了相同结论。
活动三:净化水并探究水组成
【净化水】同学们取回一些没有净化的水,按照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进行净水实验:查资料得知: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
(3)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净水实验中明矾的作用是______
【探究水的组成】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利用水蒸气与高温的铁反应,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和“可燃空气”,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小组同学“重温经典实验,传承科学精神”,设计了下图1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

(4)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
(5)请分析装置C中盛装液体的作用______;实验观察到干燥的冷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证明该“可燃空气”是氢气。请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2的电解器进行电解水实验。

①电解时加入少量硫酸钠,目的是______,请写出硫酸钠中阴离子的符号______
②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由图可知通过导线与a管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查找资料】: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XO2,则 X=_____,生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
【作出猜想】蔗糖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猜想的依据是_____
【实验验证】方案一: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先用干冷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再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质疑反思】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能确定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方案二:另选用下图装置检验蔗糖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实验开始先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再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现象:干冷的小烧杯_____,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____
(3)观察到硬质玻璃管残留有黑色固体,继续利用上图装置,设计实验证明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先在烧杯中加入_____,后通入氧气,点 燃酒精灯。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 发出_____光;
_____
该黑色固体为碳单质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烧杯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蔗糖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H2O 和CO2,请写出蔗糖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