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94
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CO2,某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1/3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
(1)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______性。
【实验思考】反应剩余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
(2)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1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______。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约为5.6。
(3)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______
【拓展延伸】
(4)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理论上生成的CO2质量是多少克?______(请根据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5)实际收到的CO2比理论值小,其可能原因是______
【继续探究】
(6)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继续探究了浓盐酸与石灰石的反应,并用pH传感器测得图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入气体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AB段pH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______
2022·江苏无锡·二模
知识点: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盐类参与的反应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综合探究】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成分为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固体 中各成分的质量,进行了以下实验。
如图 1 所示,取 样品置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用传感器等电子设备采集信息形成图像。
   
(1) 点溶液呈________ (填“酸性”“碱性”或 “中性”)。
(2) 段溶液降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写一个即可)。
(3) 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 (填化学式)。点溶液可通过_______ 的形式得到晶体,回收利用。
(4) 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定出由 生成的质量为
(5) 测量样品与硫酸反应生成 的体积
如图 2 所示,另取 样品与足量稀硫酸混合,测得生成的体积为(该条件 下的密度为; 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图2实验中将图1用的稀盐酸改为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计算出样品中 的质量为_________(精确到0.01)。
③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样品中的质量偏小的是______(填标号)。
A实验中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B. 俯视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C. 实验后生成气体在锥形瓶中仍有滞留
D. 集气瓶中未放植物油
(6) 集气瓶中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 溶于水,兴趣小组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究竟能溶解多少体积的呢?
【进行实验】
①取蒸馏水于烧瓶中,加热煮沸后,立刻盖上瓶塞,冷却至室温,备用。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现制的气体和①中制得的蒸馏水,重复上述实验,充分混合后,气、液总体积为
   
【得出结论】
③由以上数据可知,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_________体积的二氧化碳。通过上述实验,图2实验中若不放植物油理论上会有_______溶解在水中,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在溶于水的同时还发生了_______反应(用方程式表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