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较难0.4 引用4 组卷394
某实验小组在20℃时,将镁条放入饱和的Na2CO3溶液中,观察到持续产生较多气泡,且有白色不溶物生成。对此该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铁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
②Na2CO3、K2CO3等溶液均显碱性,其溶液中含有少量OH-
实验1:探究反应产生的气体
【猜与假设】
Ⅰ、气体是H2Ⅱ、气体是CO2Ⅲ、气体是H2和CO2
【进行实验】取适量镁条、100mL饱和Na2CO3溶液,按下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编号1-11-2
装置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不浑浊______
【解释与结论】(1)依据实验1-1、1-2的现象,可得出猜想1正确,则实验1-2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2:探究持续产生较多气体的原因
【猜想与假设】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从而产生较多气体。
猜想1:______(写离子符号)促进了反应:
猜想2:促进了反应;
猜想3:OH-促进了反应。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2。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猜想2正确
【反思与评价】(2)20℃时饱和的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0g),某同学在20℃时将镁条放入浓度为5%的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只有极少量气泡,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实验3:探究白色不溶物成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分析得知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和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3)根据实验Ⅰ的现象,写出加热白色不溶物时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4)实验Ⅱ结束后,称得干燥的晶体质量为m,理论上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证明白色不溶物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
2022·安徽安庆·一模
知识点: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盐类参与的反应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某化学小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他们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查了装置气密性。(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 HCl 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去除)
①他们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选用装置 F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_____(填“瓶口”或“瓶内”),若木条火焰______,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④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之一)。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碳酸饮料、碳酸氢钠、尿素等
C.干冰用作环保型制冷剂            D.二氧化碳用作农业气体肥料、工业生产的保护气
(2)乙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对某塑料试样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探究实验(查阅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 C、H 两种元素),所选仪器按下图所示“A→B1→E→B2→C→G”的顺序连接,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进行实验。他们将 W g 该塑料试样碎屑在充足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并收集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装置 A 中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上图实验装置中,洗气瓶 C 的作用是______
③将 W g 该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装置 B2质量增加 a g,装置 C 质量增加 b 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有碳元素______g(结果用代数式表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