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应用题 较难0.4 引用5 组卷425
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三星堆遗址发据现场出土了华丽的鸟型金饰片,金能被加工成超薄金箔,是因为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同时出土的铜头像、青铜神树等表面有锈迹,铜生锈的主要原理是:,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填名称)
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
知识点: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水和氢气都是重要的化学物质。
Ⅰ、水的作用。
(1)有一种创可贴中间有一个凸起的小囊区,按贴伤口时,小囊区内的水和硝酸铵被挤破混合,利用硝酸铵固体溶解时温度降低,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Ⅱ、水的一段化学史。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某种固体。如图1所示,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若生成2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______g。

   

请另写一个能证明“水不是一种元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Ⅲ、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3)将制备的氢气直接加压贮存在贮氢罐中,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角度分析,氢气能被压缩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CH4—H2O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有。依据图2分析,为使制取H2的百分含量最大,方法是向催化重整体系中加入___________

   

(5)Mg17Al12是一种特殊的镁合金。
①Mg17Al12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完全吸氢后得到MgH2和Al,则“储氢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MgH2能分解放出氢气,温度越高,MgH2的分解速率会越快。相同质量的MgH2在不同温度(T)条件下,分解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则温度T1、T2、T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固体酒精是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
【固体酒精的制备】制取固体酒精的一种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硬脂酸固体溶解在 60℃的酒精中,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步骤二:将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 60℃的酒精中,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步骤三:将得到的两种溶液趁热混合,自然冷却即可得到固体酒精。
(1)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实验中使用 60℃左右的酒精,温度不宜过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2)两种溶液混合时,硬脂酸(C17H35COOH)和NaOH发生反应生成硬脂酸钠(C17H35COONa)。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生产中,原料的质量比与固体酒精燃烧后残渣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判断制取时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最佳质量比为______。理论上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恰好   反应的质量比为3:0.42,实际投料时氢氧化钠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

【燃烧产物的探究】固体酒精燃烧时,硬脂酸钠可完全转化为硬脂酸和氢氧化钠,硬脂酸和酒精均可完全燃烧。
(4)利用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观察到干冷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涂有澄清石灰的烧杯内壁出现明显的白膜,由此可得出固体酒精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燃烧后,燃烧匙中有白色固体剩余。小明同学认为是NaOH,小王同学认为是燃烧生成的CO2与NaOH反应后的Na2CO3。于是进行下列实验。
(5)将白色固体加水溶解,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小明认为自己的说法正确。小王同学认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6)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白色固体是NaOH还是Na2CO3______,说明白色 固体是NaOH。(实验中需用药品:蒸馏水、BaCl2溶液)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 1766 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将“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水,因受当时错误观念的束缚,他没有揭示出水不是一种元素。
(2) 1785 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如图1所示。他得出结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并且正式命名了“氢”元素。

①拉瓦锡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1中,多功能瓶里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00 年,英国科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极稀的硫酸钠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 ( 硫酸钠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M”或“N”)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③写出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超过临界温度(374.2°C)和临界压强(22.1MPa )时的水被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550°C时,测得乙醇(C2H5OH) 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3所示。

注:
图3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