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500
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剂。它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在实验室里碱石灰应___________保存。
实验室现有一瓶敞口放置的碱石灰,甲同学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猜想Ⅰ:未变质,样品中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Ⅱ:部分变质,样品中有氢氧化钙、碳酸钙和碳酸钠。
猜想Ⅲ:完全变质,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
【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设计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步骤1:取少量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溶液M;
步骤2:向滤渣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得到溶液N;
步骤3: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先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再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证明猜想Ⅲ正确。
【拓展】乙同学取一定量的溶液N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入溶液M,测得烧杯内溶液的pH与所加溶液M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_(填“A”“B”“C”或“D”)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少。
   
2021·湖北襄阳·中考真题
知识点: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生石灰变质的探究盐类参与的反应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兴趣小组同学以“探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发现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该反应发生,他们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设计思路】1:验证有新物质生成
Ⅱ: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实验探究】不同的兴趣小组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完成自己的探究任务
(1)实验一:1组同学取两者反应后的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现象为______,另取溶液X少许,滴加BaCl2溶液,现象为有______产生,通过现象,都证明了新物质的生成,小华认为BaCl2溶液也可以换成CaCl2溶液,小明根据右表中几种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数据认为不宜更换,请说明理由______
20℃Na2CO3NaHCO3Ca(OH)2Ba(OH)2
s/g21.59.60.1653.89

(2)实验二:2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NaOH易溶于乙醇形成无色溶液,Na2CO3几乎不溶于乙醇,CO2、NaOH、Na2CO3与乙醇不反应,于是小组设计了______的实验方案,出现了______现象,也证明了新物质的生成。
(3)实验三:3组同学将充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观察到______,从而认为CO2被NaOH溶液反应掉了,但小明认为,还应进行CO2倒扣在等量______的对比实验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4)实验四:4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于是他们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

①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5)【感悟】关于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同学们借助实验,从Na2CO3生成,CO2减少、NaOH减少等物质的变化,以及______转化等视角多维度进行了探究,还了解了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可以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拓展】同学们对数字化实验技术探究化学反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后将两种溶液快速推入,瓶内压强变化如图:

(6)根据图像分析,实验中开始先推入的是______溶液;图像中a、b、c、d四个点,溶液的pH最大的点是______点。
(7)bc段压强不变的原因是______(文字解释),cd段压强变大的原因:______(方程式解释),e点的压强小于a点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酚酞,则图中a、b、c、d四个点,______点时溶液可能从红色变为无色。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