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7
近年来,多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件。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件的“头号杀手”。根据下列信息和实验回答问题: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
(3)某气体样品X中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了确认气体X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探究装置(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

①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气体燃烧装置后的两个装置应该如何连接(填导管序号)a→______
②若装置Ⅰ中无明显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③若装置Ⅲ增重3.6g,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IV增重2.7g,则可判断气体样品X中含有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4)针对以上装置,有同学提出建议:装置Ⅰ中可以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代替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对此建议你如何评价,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
2021·辽宁鞍山·二模
知识点: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酸的通性碱的通性甲烷的燃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化学时,发现氨气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教材中多次出现,于是查阅资料,了解氨气的制备及用途。试回答下列问题:
[I]氨气的制备(下图是工业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

(1)氨分离器能将氨气与氢气、氮气分离开来,利用的原理与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相同,也是利用气体的______不同;
(2)从微观上来看,氨气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微粒间空隙在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并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为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⑤→______→③(排序);

(5)使用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途径,加快了反应速率,但是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与______没有改变;
[II]氨气的用途
NH3可用于降低黄曲霉的毒性,黄曲霉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的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质,存在于花生、玉米等粮油及其制品中、使用 NH3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素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利用 NH3与食品中的水反应生成新物质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霉素反应,从而有效的降低黄曲霉的毒性。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寻找氨气熏蒸法的最佳条件。将 50g 花生破碎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氨气,置于恒温箱进行熏蒸。实验结果如图:

(6)氨气熏蒸法中,NH3与食物中的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中应含有______(填元素符号)这几种元素;
(7)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中必须控制的变量有______(填序号);
①熏蒸时间   ②NH3浓度   ③花生含水量   ④花生的颗粒大小
(8)依据实验结果图像回答:
①在 25℃~45℃的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黄曲霉素的降解率逐渐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当温度为 40℃和 45℃时,测得降解率分别为 84.34%和 84.35%,基本相同,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