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79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当干冰遇热直接变成气体时,会把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这就是白雾。如果把热水淋在干冰上,这些白雾就十分浓厚,显得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但人手若不慎与干冰接触,皮肤中的水就立即变成冰而被干冰粘住,这是很危险的,应立即用水浇淋,直到皮肤与干冰分离为止。今年春夏之间,某地区出现旱灾,为了缓和旱情,人们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小导弹把干冰发射到高空,干冰在云层中散开,很快变为气体,使高空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冰粒遇到暖气就变为雨点落到地面:
(1)依次写出画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1)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国华北地区用水很紧张,作为公民都必须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请你提出两项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八年级上·广西梧州·期中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利用我们学过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现在网上热销一种“55℃”水杯,如图所示,100℃的开水倒入杯中,摇一摇(约1分钟),便可使水温迅速降至55℃左右,并保温3小时。当水温低于55℃时,摇一摇,水温也可快速升至55℃左右。产品说明书中写有“在食品级不锈钢内层和特殊外层之间贮存了一种纯物理相变环保材料,该材料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固液转换。当水温高于55℃时能够快速把热量传导给相变材料并贮存起来,使水温降到55℃左右”。“纯物理相变环保材料”是我们学过的哪类固体物质:_______,简要说明杯子是如何将水温保持在55℃左右的?_______
(2)1756年,德国医生莱顿弗罗斯特深入研究后发现:液体接触到了一个远高于其沸点的高温物体时,最先接触到物体的液体就会瞬间沸腾变为蒸汽,而蒸汽的导热性能极其糟糕,因此隔开了液体和高温物体,看起来就好像说是有一层膜将液体包裹住,让液体能够“存活”一段时间才汽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简称“莱顿现象”)。根据“莱顿现象”解释:在福建漳州顶岱山有一种传统民俗踏火仪式。人们相信只要赤脚走过了烧红的炭火,就能祛除晦气带来好运。在参加踏火仪式前,一定要将双脚打湿,才能防止脚烫伤。打湿的双脚从高温炭火上走过,为什么没有被烫伤?: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