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53
超导材料
自1911年起,人类和超导现象偶遇;今天超导已经进入现实应用,如图所示为昆明普吉变电站35kV/2kA超导电缆照片。
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尔德两位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超导材料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的同时,外加磁场也无法进入超导体内,形象地来说,就是磁感线将从超导体内被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抗磁性现象称为“迈斯纳效应”。

  


根据临近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被分为:高温超导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但这里所说的“高温”只是相对的,其实仍然远低于冰点0℃,对常温而言仍是极低的温度.高温超导材料的用途非常广阔,由于其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用途大致可分为三类:大电流应用(强电应用)、电磁学应用(弱电应用)和抗磁性应用。大电流应用即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等;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微波器件等;抗磁性主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金属和合金具有在低温下会失去电阻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______现象,低到能发生这一现象时的温度称为______温度;
(2)超导体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来制作电热毯;
(3)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图中能表示“迈斯纳效应”的是______图;
(4)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可以应用于______(举出1例)。
2018·广东·一模
知识点:超导现象和超导材料焦耳定律的公式及简单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末林-昂内斯(Heike Kam erlingh-Onnes)用液氦冷却汞,当温度下降到4.2K(零下268.95℃)时,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有些材料的电阻变为零,这即为超导现象.1933年,荷兰的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共同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完全抗磁性,也称迈斯纳效应.完全抗磁性是指磁场中的金属处于超导状态时,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为零的现象.迈斯纳效应使人们可以用此原理制造超导列车和超导船,由于这些交通工具将在悬浮无摩擦状态下运行,这将大大提高它们的速度和安静性,并有效减少机械磨损.另外利用超导悬浮还可制造无磨损轴承,将轴承转速提高到每分钟10万转以上.发生超导现象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2014年12月,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锂铁氢氧铁硒化合物,其超导转变温度高达40K(零下233.15摄氏度)以上,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水热法发现铁硒类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堪称铁基超导研究的重大进展,为相关体系新超导体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为探索铁基高温超导的内在物理机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体系.

根据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有些材料的__________变为零,这即为超导现象.
)荷兰的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共同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__________,也称迈斯纳效应.
)利用超导材料输电,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所造成的能量损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