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8
在“小实验、小制作”比赛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利用身边的小玻璃瓶、单孔橡皮塞、两端开口的透明吸管、水,展示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沿不同方向用力捏玻璃瓶,观察到吸管中的液面高度变化,验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2)如图乙提着瓶子从一楼走到四楼,观察到吸管中的液面高度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如图丙往B管中吹气,看到A管中的液面高度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如图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观察到吸管中的液面变化,验证了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3-24八年级下·内蒙古呼和浩特·期中
知识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现象解释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及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的现象:
   
现象一:图1中将两个相同的鸡蛋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甲蛋落到地板上,摔烂了;而乙蛋落到一块海绵上,完好无损。说明鸡蛋_________受到的撞击力较小(填“甲、乙”);
现象二:图2中a,一根细线拴着一个重物,把重物拿到一定高度,然后释放,重物可以把细线拉断;如图b,如果在细线上端拴一段橡皮筋,再从同样的高度释放该重物,细线就不会被拉断。说明细线中的拉力是图________中的较小(填“a、b”)。这就是典型的“软着陆”或“缓冲”现象;
(2)这种现象背后的物理原因是什么呢;
现象一:甲蛋从接触地板到摔烂的时间为t1,乙蛋从接触海绵到抵达最低点的时间为t2,则 t1________t2(填“>、=、<”);
现象二:图a中,细线从刚好拉直到它断开的时间为t3;图b中,细线从刚好拉直到物体下落到最低点的时间为 t4,则t3________t4(填“>、=、<”);
(3)为了进一步探究原因,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实验:先后三次让同一个人骑同一辆自行车,从斜坡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每次到达坡底进入同一水路面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捏刹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捏刹车的用力情况

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

1

较小的力

40s

2

较大的力

17s

3

更大的力

4s

由以上可得出:在质量和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要使物体停下来的作用_______越长,所用的作用力越_______
(4)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例如人从高处跳到地面上时,膝盖会无意识的弯一下,这是通过延长______________地面对人的冲击力。
【探究名称】探究篮球投射的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小明喜欢打篮球,投三分球时力度总是把握不准,经常够不到篮筐。他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篮球被投出后所做的运动叫作斜抛运动。他想,篮球投射距离是否与球出手时的速度和球出手时的抛射角度有关呢?
【证据】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喷水嘴的位置和角度不变,用开关控制水喷出的速度,记录水落入容器中的位置。根据实验判断物体抛出的距离;
①第一次,让水喷出的速度较小,这时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A点;
②第二次,让水喷出的速度稍大,这时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B点;
③第三次,让水喷出的速度最大,这时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C点;
(2)保持喷水嘴的位置,控制开关使水喷出的速度不变,调整喷水嘴的角度,让水沿不同方向喷出,如图乙所示,得到如下数据。在该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

喷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15°

30°

45°

60°

75°

落点到喷嘴的水平距离/cm

50

86.6

100

86.6

50

【解释】
(1)分析图甲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在______一定时,物体抛出的______,抛出的距离就越远;
(2)对图乙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在抛出的速度一定时,随着物体抛出时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增大,抛出距离______
【交流】
(1)根据上面的探究结果,小明要提高投篮的准度,一是加强力量锻炼,使篮球出手时的速度增大;二是尽可能使篮球出手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度;
(2)请再写出一个应用到上述结论的体育运动: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