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170
小兰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像到平面镜距离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透明薄玻璃板与水平纸面垂直,其中蜡烛M与蜡烛N完全相同。

(1)实验中,小兰进行了如下主要操作:
①将点燃的蜡烛M竖直立在透明薄玻璃板前A点,再将蜡烛N竖直立在透明薄玻璃板后方,调节它的位置,直至从各个角度观察蜡烛N与蜡烛M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将蜡烛N所在的位置记为B点。用刻度尺测出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u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v
__________,仿照上述实验步骤,再做5次,并记录每次实验中蜡烛M到平面镜的距离u与蜡烛N到平面镜的距离v
(2)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______
2024·北京·三模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用___________(选填:“茶色玻璃板”或“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2)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__________
(3)实验中发现蜡烛B始终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___________
(4)将蜡烛放在方格纸上如图所示位置,其像的位置最靠近___________(选填:“A”、“B”、“C”或“D”) 处,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则屏上选填:___________“有”或“没有”像;
(5)若用不透明的纸遮挡玻璃板的左半部分,小明通过玻璃板的右半部分观察到蜡烛的像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完整,大小不变     B.变为原来的一半);
(6)根据实验的经验可知,如果白天在较暗的室内照镜子,为了更清楚看到自己的面容,人应该让___________(选填:“镜子”、“脸”或“镜子和脸都”)朝向窗户;
(7)小明想继续研究光的折射问题,如图所示,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回玻璃中。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线。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华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因此,要实现光的全反射,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