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5
在探究磁体磁极的分布情况时,小平拿出了一对椭圆形的玩具磁体,如图甲所示。同学们非常好奇,这种磁体的磁极在哪里呢?大家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磁极在两端;
猜想2:磁极在两侧;
猜想3:磁极有三个,分布在两端和中间三个部分。
(1)根据磁体有两个磁极的知识,可以判断出猜想___________是错误的;
(2)将两个磁体如图乙所示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体,将下面磁体的两端分别接触上面磁体的下端,下面磁体均掉落。由此可以判断猜想___________是错误的;
(3)根据磁体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用磁体吸引铁屑,发现磁体两侧吸引的铁屑最多,从而判断出猜想___________是正确的。
23-24九年级下·全国·课后作业
知识点:磁性、磁体的概念及分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回答题。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磁体和电流都能产生磁场。它们的磁场是否有联系?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十分相似。安培由此受到启发,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他认为,在物质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如图所示。

安培的假说能够解释一些磁现象。一根铁棒未被磁化的时候,内部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如图24甲所示。当铁棒受到外界磁场的作用时,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大致相同,铁棒被磁化,两端对外界显示出较强的磁性,形成磁极,如图乙所示。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撞击时,会失去磁性,这是因为激烈的热运动或震动使分子电流的取向又变得杂乱无章了。在安培所处的时代,人们不知道物质内部为什么会有分子电流。20世纪后,人们认识到,原子内部带电粒子在不停地运动,这种运动对应于安培所说的分子电流。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
A.安培为什么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B.铁棒被磁化后为什么对外显示出磁性?
C.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D.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为解释地球的磁性,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如图所示,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