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5
如图所示是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时的初速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毛巾、棉布和木板不同,是为了得到______。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______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3)实验中,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时,受到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4)分析三次实验得出,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时间越长。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这时物体将______
(5)该实验探究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____(写出一种)。
21-22八年级下·河北唐山·期中
知识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总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结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理解平衡状态的判断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小华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疑问:“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
我们平时骑自行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接着,小华小组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用小球代替运动员,探究“小球转弯时受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小华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小球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圆弧形轨道的半径有关。
小华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分别让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小钢球质量m/g

30

30

30

60

60

60

90

90

90

距离传感器高度h/m

0.3

0.4

0.5

0.3

0.4

0.5

0.3

0.4

0.5

传感器最大示数F/N

1.66

1.78

1.90

2.32

2.56

2.80

2.98

3.34

3.70

(1)小钢球从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通过比较实验1、2、3,能够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通过比较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三次实验可以论证猜想二。当小球质量为30g时,传感器最大示数F与距离传感器的高度h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
(4)小华还想验证猜想三,请你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