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普阅读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6
“碳中和”是指生产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来抵消自身产生的CO2(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CO2的相对“零排放”,是当今共同应对气候变暖问题的全球行动。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全球第一个实现了“碳中和”的冬奥会。冬奥会使用了氢燃料电池大巴,行驶时只排放水而无其它任何有害物质。大巴使用的氢燃料电池相当于发电机,电池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并与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的电子通过外部工作电路到达阴极,失去电子的氢离子(质子)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燃料电池阴极板。

(1)氢燃料电池工作时将燃料的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图甲是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图,则电池正常工作时电池内部电流的方向为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
(3)如图乙,驾驶位有通风和加热两种功能,且能独立控制,为加热器符号。以下简化电路可达到此要求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B.
C.D.
(4)氢燃料电池大巴可实现CO2的零排放,而柴油动力大巴每燃烧1kg柴油排放的CO2约3kg。某柴油动力大巴行驶100km耗油25L,这25L柴油完全燃烧可释放热量_________J;如改用氢燃料电池大巴行驶100km可减少约_________kg的CO2排放。(ρ柴油=0.8×103kg/m3q柴油=4.3×107J/kg)
23-24九年级上·广东佛山·阶段练习
知识点:电流方向的规定按照要求设计连接并联电路热值的公式及相关计算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半导体二极管
半导体二极管主要由P型区域、N型区域、接线端、外壳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及电路符号如图甲所示。

如图乙是半导体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图,N区域内含有容易形成电流的自由电子,而P区域内含有可让电子停留和经过的位置(空穴),若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半导体二极管的正、负接线端相接时,N区域内电子通过分界面向P区域扩散,占据空穴;电池负极将发出大量电子补充到N区域,使电路形成通路,半导体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呈良好的导电性,反之,若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半导体二极管的负、正接线端相接时,半导体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路中没有电流。
(1)半导体二极管未接入电路时,含有容易形成电流的自由电子的是___________(P/N)
(2)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半导体二极管的负、正接线端相接时,半导体二极管处于___________
A.导通状态,两端电压为0             B.截止状态,两端电压为0
C.导通状态,两端电压不为0             D.截止状态,两端电压不为0
(3)半导体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时,其内部电流___________
A.从P区域流向N区域,电子从N区域向P区域移动
B.从P区域流向N区域,空穴从P区域向N区域移动
C.从N区域流向P区域,电子从N区域向P区域移动
D.从N区域流向P区域,空穴从P区域向N区域移动
(4)在如图丙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则灯泡___________
A.L1、L2都发光                    B.L1、L2都不发光
C.L1发光、L2不发光             D.L1不发光、L2发光
(5)某取暖器内部的电路简化图如丁所示,小明将取暖器接入家庭电路,闭合S1和S2,流过电热丝的电流变化如图戊所示(电流从左向右流过电热丝为正,从右向左流过电热丝为负),在戊图中画出闭合S1、断开S2时流过电热丝的电流变化。(     )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