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84
小聪用A和B两块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实验前,小聪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他将“A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正下方,放上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离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像,如图甲所示,则“A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为30cm的“B凸透镜”继续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在光具座上,向左移动蜡烛和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清晰的实像
B.在光具座上,向左移动蜡烛和向右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
C.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清晰的像
(3)如图丙所示,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让蜡烛和“A凸透镜”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同时匀速向左运动,经过________s,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为大家直播演示“神奇的太空小水球”实验,如图丁是通过水球成像的瞬间。随后,王亚平向水球里注射一个气泡,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水球里竟然形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人像,如图戊,注入气泡后,中间部分相当于由_________组成的(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23-24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
知识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结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如图甲所示,在“天宫课堂”的水球实验中,小玉同学看到王亚平老师的倒立、缩小的像,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于是她利用实验室的光学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玉找到了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水平放置的光具座上,此时她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实验中若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她应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此时观察到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
(3)小玉继续将蜡烛适当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此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条规律制成的;
(4)如图丙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__________方(填“上”或“下”);
(5)如图丙中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在保持图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₀,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丁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_________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用L₀、L表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