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0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
(2)选用两根外形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关系;
(3)在寻找蜡烛A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_____(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实验时小明发现蜡烛A的像较暗,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射蜡烛A的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像变亮;
(4)若在玻璃板背面放置一块不透明木板(如图),则在玻璃板中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23-24七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小宇同学发现自己在商场照镜子时,距离平面镜越远,感觉自己的像越小,与课本“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于是,兴趣小组打算深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们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一块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一张B4大白纸、一个光屏等实验器材,并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

(1)小轩研究了小宇的实验方案和器材,仔细一-想,发现还需要火柴和一个重要的测量工具_______
(2)在进行实验器材准备时,小宇没有选择成像更清晰的平面镜,而是选用透明的薄玻璃板,这是为了_________
(3)经过反复论证确定方案后,他们选取了一个______(选填“明亮”或“较暗”)的环境,按照设计方案图组装器材,分三个小组同时探究。在使用蜡烛B寻找烛焰A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4)确定了像的位置后,小宇移走蜡烛B,将光屏放在B的原位置,眼睛直接观察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蜡烛A烛焰的像;
(5)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之前实验步骤。然后,小宇组停止实验,整理器材,在白纸上通过作图和测量,得到实验现象及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123
像的特点正立、等大正立、等大正立、等大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u/cm3.208.7515.27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cm3.228.7015.32

分析上表像的特点和数据,小宇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其他两个小组也得出相同结论;课下他们上网查询,小宇在商场发现的“近大远小”问题,原来是人眼的“视觉效果”造成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