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普阅读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铸钱是中国古代持续时间最长、实践量最大的铸造活动,其中蕴含了许多重大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
据《天工开物》记载:把铜铸造成钱币,是为了便于民间贸易的流通和使用,铸造十斤铜钱需要用六、七斤的红铜和三、四斤的锌,这是粗略的比例。冶炼时,先把铜放进熔铜坩埚中加热至液态,然后再加入锌,鼓风使他们熔合。铸钱时,铸工用一把鹰嘴钳把熔铜坩埚从炉子里提出来,另一个人用另一把鹰嘴钳托着坩埚的底部,共同把坩埚内的液体注入模子中。冷却之后,打开框模。这时,只见密密麻麻的成百个铜线就像累累的果实结在树枝上一样呈现出来。再将铜钱逐个摘下,便于磨锉加工。磨锉时,用竹条或木条穿上几百个铜钱一起锉,先锉铜钱的边缘,然后逐个锉平铜钱表面上不规整的地方。
钱币的成色高低,是以含锌量的多少来区分的。将钱投掷在石阶上,发出像木头或石头落地的声响,表明成色低。成色高质量好的铜钱,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

(1)铸钱的过程与温度有关,测量温度的温度计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坩埚内的液体注入模子中冷却之后,液体会凝固,此过程需要____________热;
(3)对铜钱磨锉加工,铜钱的质量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判断铜钱的成色是通过声音的____________(特性)来判断的,师傅们往往将钱轻轻地投掷在石阶上,让钱币发出的声音小一些,这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牡丹江·期末
知识点:质量的概念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从声源处减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短文回答:
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
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根据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g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 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 200km 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 0.94g,而在 1000km 的高度为 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 100N,到了 1000km 高度,依然受到 75N 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 420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g 取 10N/kg)
(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 _____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人造卫星的质量与在地面上时相比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完全失重的空间实验室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___________
A.用秒表测时间
B.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D.用刻度尺测书本长度
(3)一个在地面上 20kg 的物体,在距离地面 200km 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多少_________N;
(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

(5)假如地球失去重力,设想一个情景: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四号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经过近110小时的飞行,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附近并实施近月制动,成功进入了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自1958年开始尝试探索月球以来,人类和无人探测器已经成功着陆月球数十次,总计有20台着陆器、6台月球车、12个宇航员踏上过月球表面,其中包括中国2013年12月成功着陆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
无论是外形还是携带的科学仪器,嫦娥四号都和嫦娥三号非常相似,但却不尽相同。一位航天领域专家2018年12月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之前有嫦娥三号的成功着陆经验,但是,嫦娥四号面对的是人类从未踏足过的月球背面,并在月夜下完成原位和巡视探测等工作,这与不能在月夜下工作的嫦娥三号有很大区别。
(1)月夜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
(2)运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上升过程中,表层固态的特殊物质在高温下会_________并汽化,或直接进行__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不至升得的太高,保护了火箭;(均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质量是140kg的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其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月面周围一片寂静,月球车在月面上巡视时,外界听不见月球车转动的声音,是因为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有引力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任意两个物体间都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不能离开太阳,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使物体不能离开地球。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表现,重力大小几乎等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跟地球一样,在其他所有星球上,物体也会受到星球对它的吸引力,我们可以把这些力也叫做重力,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同。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物体在火星表面上的重力是地球表面上的2/5,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你与同桌之间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2)下列现象的成因,与万有引力无关的是___________(填答案序号);
A.月球绕地球运动而不能飞离地球
B.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地面腾空而起
C.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而不能飞离太阳
D.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3)与在地球上相比,火星车在火星上的质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假如万有引力突然消失,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请写出一个可能出现的场景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