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39
小明学习了凸透镜后,进行了课外的探究。他将一可变色的点光源、横截面积为S的凸透镜和光屏(面积足够大)放在光具座(一种能显示长度刻度的光学器件)上,如图甲所示,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光源、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1)小明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光源调为蓝色光,从紧贴凸透镜的位置缓慢向外移动,直至光屏上出现一个与透镜面积等大的蓝色光斑。则此时点光源恰好位于凸透镜的______处;若继续向右移动光屏,蓝色光斑的面积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只将光源调为红色光,则光屏上光斑的面积______(变大/变小/不变),他需将点光源向______(左/右)移动一些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出现与透镜面积等大的红色光斑,此时点光源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若此时将光屏从图示位置移动至70cm刻度处,光屏上光斑周围出现了一个暗环。此暗环是如何形成的呢?请教老师后知道:暗环是透镜外侧沿直线传播的光与透镜折射的光在光屏上形成的无光区,装置的截面图如图乙所示,请你算出此时暗环的面积为______。(设圆形凸透镜的横截面积为S,请用含字母S的式子表示)
23-24八年级上·江苏泰州·期中
知识点: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小徐在STEAM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导,成功制作出水凸透镜,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通过注射器调节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1)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当把蜡烛移到62cm刻度线处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

(2)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对水凸透镜进行______(选填“抽水”或“注水”),或者在蜡烛和水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3)随着蜡烛的不断燃烧,光屏上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要想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你的调整方法是:把光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4)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丙所示(部分色光未画出),说明白光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种单色光。于是,小徐使用红光、黄光和蓝光来测量水凸透镜的焦距f大小如图丁所示,以下关于三种色光通过水凸透镜时的焦距f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f>f>f

B.f<f<f

C.f=f=f

D.f>f>f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