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7
小明做了个小实验,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成一个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
(2)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如果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将蜡烛靠近小孔,塑料薄膜上的像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24八年级上·江苏泰州·期中
知识点:小孔成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晴天的正午,小明从树荫下走过,发现地面上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圆形光斑。为了探究光斑形成的原因以及光斑大小的影响因素,他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外部是大的圆筒,左侧底部带有一个小孔,内部是小的圆筒,左侧是半透明薄膜,小筒可左右移动。

(1)树荫下圆形的光斑其实就是太阳通过树缝成的______(选填“倒立实像”或“正立虚像”),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小孔成像;
(2)小明用此“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请在图甲中画出小明用“针孔照相机”看到的蜡烛AB在屏(半透明薄膜)上成的像A'B'______
(3)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移动内筒改变半透明薄膜离小孔的距离,像的大小会发生改变,于是他测出了小孔到半透明薄膜的距离不同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小孔到半透明薄膜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从数据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薄膜离小孔越远,像越______(选填“大”或“小”);根据数据进一步判断:当半透明薄膜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______cm;
(4)小红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也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小红在明亮的实验室用这个“针孔照相机”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图乙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
(5)小红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发现实际观察时,无论如何调节孔到蜡烛的距离,半透明薄膜上蜡烛的像不容易看清,你能帮她想个可行的办法是______
(6)小红在另一个一次性杯子底部挖了一个小三角形的小孔,继续观察同一个蜡烛,发现在半透明薄膜上的像的形状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变化。
(1)如图1所示,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5mm的正方形的“孔”。把这块挖有方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______(选填“正方形状”、“圆形”或“三角形”)亮斑;
(2)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我们学校茂盛的樟树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______(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______(选填“像”或“影子”);
(3)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2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符合探究要求的是______
   
(4)李佳同学在学习了光的传播知识后,猜想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验证一猜想,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阅读并根据所学知识和他一起填写实验结果和实验方案:
步骤一:在桌子上放一张白纸作光屏,利用铁架台把一张中心有圆形小孔的硬纸片固定在白炽灯与白纸之间,如图所示;
步骤二:打开白炽灯,上下移动硬纸片,改变白炽灯泡与小孔的距离,观察像的大小变化。
   
实验现象:
①当灯泡与小孔的距离变大时,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亮度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②当把原来的硬纸板换成中心有三角形小孔的硬纸板,此时白纸上的像的形状和原来相比较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变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