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391
小明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地面放上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像,如图乙,则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______cm;
(2)实验时,小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高度时,应______(选填“点燃”“不点燃”)蜡烛;
(3)如图丙,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处时,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不断移动烛焰位置,观察到如图丁中①至⑥的六种烛焰清晰的像,请按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由远到近所得到的6个像进行排序,正确顺序为②①③______
(5)实验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会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6)小明想利用LED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图戊中的4个字母中最适合做LED光源的字母是“______”。
22-23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末
知识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他们进 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 A′ 、B′分别表示蜡烛在 AB 处像的位置)

(1)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 AB 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 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 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____
(3)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 这表明像距变_______了, 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_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方(选填“前”或“后”),故需配戴_______透镜矫正;
(4)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 u 随时间t 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像距 vt 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丁图中的 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