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3
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将北斗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1)发射前,搭载着卫星的火箭矗立在发射平台上,此时火箭受力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给火箭加注低温燃料过程中,火箭周围冒出缕缕“白气”。“白气”是_______,(填“水蒸气”或“小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
(2)点火后,火箭尾部喷出熊熊火焰(如图),搭载着卫星腾空而起;此时,卫星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3)在加速飞向太空的过程中,地面遥测站与火箭和卫星不停地进行着信息交换;卫星和第三级火箭脱离后,卫星的________(填“惯性”或“惯性力”)使火箭上的摄像头监控到卫星缓缓离去,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打开,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给卫星提供工作需要的能量。
22-23九年级上·新疆昌吉·期末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物体运动过程中各种机械能的变化情况电源的种类及能量转化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能量的转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历史上,火星总是给人无限期待与遐想。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如图甲),将根据计划对火星开展科研探测,助力人类建立对火星更为全面的认知。为全面保障“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电科配套研发的我国首款环绕器雷达作为7个火星环绕器探测设备之一,为“天问一号”在茫茫“星辰大海”中展开测定轨保驾护航:研发的锂氟化碳电池组实现了该类电池在深空探测器上首次应用,有效减少了电源产品高温下的自放电率,实现了能量在轨长期贮存。在选定着陆点后,以完美角度切入火星大气层并成功降落火星是一大难题。由于巨大的通信时延,使地面测控设备无法实时对火星车最后落火阶段进行测控,因此最后落火的几分钟时间被称为“黑暗时间”。为了让“黑暗时间”不再“黑暗”,中国电科对系列深空测控站进行研发升级,以更好的性能执行地面遥控、遥测、高精度的目标导航及数据接收等任务。图乙是其阶段Ⅲ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中国电科通过______对“天问1号”执行地面遥控、遥测、高精度的目标导航及数据接收等任务。
(2)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
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B.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C.大气中氧气含量比地球低
D.雨、雪天数比地球多
(3)图乙中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的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该过程中推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______(不计大气阻力)。
(4)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上总重为4888N,其重力在t2t4时段做功______J。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