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5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实验时应选较______(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______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用光屏代替蜡烛B,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 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3)改变A的位置,重复实验,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 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实验次数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4

6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4

6

(4)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23-24八年级上·天津东丽·期中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小明利用手边的器材做了两个光学的相关实验:(一)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白色的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表1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20°70°
230°60°
350°40°

(1)用可转折白纸板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它能______________,同时也可以研究____________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1所示.他根据表1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
(二)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件、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像;
(4)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