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
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杠杆上的刻度每格表示5cm,每个钩码重均为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
(2)在杠杆两端挂不同数量的钩码,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多次实验后,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3

15

3

10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_
(3)图乙中,杠杆在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共同作用下达到水平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_________N;
(4)移去弹簧测力计,直接在A点沿如图丙所示方向施加一个动力F,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___________(选填“>”、“<”或“=”);
(5)请你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___________
22-23八年级下·吉林白山·期末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注意事项和错误分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结论和数据处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只学习了支点、动力、阻力概念的情况下,联系玩跷跷板的游戏,甲、乙两小组继续研究动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他们将一个玩具“海宝”固定在杠杆一端B点作为阻力,且保持阻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不变,在杠杆的另一端的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测力计测出动力的大小.实验中,甲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在竖直方向、只改变动力作用点的位置,分别如图(a)中的F1F2F3所示;乙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改变动力的方向(“动力的方向”用OA连线跟动力方向的夹角θ表示,且0θ90°),分别如图(b)中的F4F5F6.所示;表一、表二是两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一 甲小组
实验序号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s(厘米)动力的方向(夹角θ动力的大小(牛)
1590°6
21090°3
31590°2
表二 乙小组
实验序号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s(厘米)动力的方向(夹角θ动力的大小(牛)
41530°4
51545°2.8
61590°2

(1)分析比较表一中_____的实验数据可知: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在动力方向不变(θ=90°)的情况下,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s越大,动力越小.
(2)分析比较表二中第三列与第四列的实验数据可知: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在动力作用点不变的情况下,_____
(3)进一步分析图(b)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发现,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当动力作用点不变,动力的方向改变以后,动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_____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