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1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重力为5N,图(a)和图(b)中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相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1)物体在图(a)中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__N;
(2)由图(a)和图(b)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______,浮力越大;
(3)由图(c)和图(d)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无关”;
(4)根据所学的知识,小明课下继续探究,他把A、B、C、D四个瓶子盛不等量的水,盖紧盖子放入水中,瓶子静止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受到浮力最小的是______种情况;(填瓶子字母)
(5)乙图中已经画出瓶D所受重力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它受到的浮力示意图_________
(6)用丙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进行如下操作:
A.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
B.用刻度尺测出右侧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C.用刻度尺测出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用题中字母和表示)。
22-23八年级下·辽宁铁岭·期末
知识点:液体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李奎同学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中。

(1)李奎使用压强计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有高度差,应通过方法_______进行调节;
A.向U形管内加入适量的水
B.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
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2)图甲、乙两容器中装的液体均为水,根据甲、乙两图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液体的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_______
(3)实验时使用的U形压强计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4)李奎想用图甲探究液体内部朝向各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保持压强计的橡皮膜在液体中的_______不变,改变压强计橡皮膜的_______,观察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是否变化;
(5)如图乙所示,若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h,外界气压为p0,水的密度用ρ表示,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
(6)李奎将压强计做了如图丙所示的改进,当两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现把两金属盒分别放在密度为ρ1ρ2的A、B两种液体中,则由图可知ρ1_______ρ2(选填“>”、“<”或“=”),若B液体中装入的是水且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为8cm,A液体是密度为0.8×103kg/m3的油,则金属盒进入A液体的深度为_______cm。
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琳琳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探头未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两端液面不相平,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A”或“B”);
A.拆掉软管重新组装                    B.向U形管中加入少量液体
(2)实验前,琳琳检查实验装置时发现:按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变化明显,则说明这套实验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实验中用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表示探头处液体压强的大小,该处用到了______(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3)比较图乙、丙可知,当深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有关;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继续往下移动探头,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琳琳还自创了如图丁装置用于测量液体的密度:他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倒入待测液体,直至橡皮膜相平,他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多选),琳琳根据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表达式ρ=______(用题中字母和ρ表示)。
A.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h1
B.左侧水面到容器底的高度h2
C.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3
D.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