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5
小明利用图中的甲装置做“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小明再在左盘中增加一个很轻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力是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
(3)于是小明改用乙装置进行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小卡片容易扭转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利用乙装置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观察卡片______(刚释放时/最终)是否保持平衡,这样是为了说明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______
(5)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6)在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明提出:“当卡片受力平衡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用力推一下,卡片会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他又换了一个同样的小卡片,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结果他没有看到这一现象,这是因为推出卡片后,卡片受力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
22-23八年级下·江苏扬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二力或多力平衡问题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__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__________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5)小英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大小为__________N,木块受到的是_________(选填“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
(6)图丁实验中小英发现:当F为4N时,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
小玉在观看冰壶比赛时,看到运动员在冰面上来去自如,发现是因为冰壶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不同,如图甲所示。由此她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为了模拟运动员的鞋底,她选用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上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一个砝码、一块长木板,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使其做___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2)将乙图中的木块_________,重复上述操作,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 N;初步分析可得出:在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3)进行图乙实验时,若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大时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同组的小明想进一步验证小玉的结论是否正确,于是取来了 10g、50g砝码各一个,把原来的20g砝码换为50g砝码进行了实验。当进行丙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无法拉动木块。这说明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_________(选填“越小”“不变”或“越大”)。为了使用现有器材就能完成此实验,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5)小玉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木板,实验时拉着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这样改进的好处是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