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普阅读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月3日《白鹤滩水电站16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825米,总库容206.27亿立方米。白鹤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工程,位居世界第二,单机容量10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1)白鹤滩水电站利用的水能是属于 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当水库到达正常蓄水位时,坝底受到水的压强是 _______;(g取10N/kg)
(3)水电站库区建成后,该地区的空气湿度会增加,这与水的 _______有关。(填物态变化名称);
(4)若白鹤滩水电站16号机组发电功率为100万千瓦,该机组远距离输送电能时,输电电压为500kV,输电电流是 _______。若输电线路的电阻为5欧姆,传输过程中输电线上消耗的电功率是 _______
(5)我国部分地区电网建设已采用1000kV取代220kV电网,在输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1000kV输电线与220kV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之比为 _____
A.11︰50
B.50︰11
C.2500︰121
D.121︰2500
2022·广东深圳·二模
知识点:液体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式P=UI及推导式的应用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半潜船》,回答:

半潜船

2017年3月25日,经过连续590天奋战,在位于韩国西南海面上,上海打捞局成功实施“钢梁托底”整体起浮技术,于44米深海下,让沉没近3年的韩国“世越号”重见天日,表明中国救捞技术和实力真正处于世界之最。“世越号”被我国制造的世界最大起重船“振华号”抬离海底,向上提升一定高度后,平移放置在半潜船甲板上,半潜船依靠海水产生的巨大浮力将“世越号”托出水面,半潜船船身内部不同位置有多个独立工作的管状压载水舱。


半潜船在工作时,会像潜水艇一样,通过调整船身压载水量,空载时漂浮于海面(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注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世越号”被拖到甲板上方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打捞(如图丙)。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半潜船是通过改变_____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它在水面航行时,使其向前运动的动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选填“螺旋桨”或“水”);
(2)当半潜船一次处于图中三种状态时,从左至右船底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压强最大的是_____,同一艘半潜船从图甲到图丙受到的浮力最大的是_____图;
(3)甲板面积为6000m2,当甲板下潜至水下2m时,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N;
(4)打捞时,由于“世越号”残骸质量分布不均匀,被拖到甲板上方时,造成半潜船左侧翘起,有再次落入水中的可能甚至有连带半潜船一起颠覆的危险,请根据文中提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
请阅读《我国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历程》并回答题。

我国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历程


从百米浅海到万米深海,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劈风斩浪的几十年,我国先后突破了多项核心深潜技术。
1986年,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7103救生艇研制成功。虽然它只能下潜300米,航速也只有四节,但也是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救援型载人潜水器。
2010年7月,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和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了3759米,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2016年6月,“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完成了它的终极挑战,最终将记录保持在了7062米。“蛟龙”号还拥有世界先进的悬停和自动驾驶功能,可以抵御海流的干扰,工作时稳稳地“定”在海底。
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如图所示),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着陆在海床之上,下潜深度为10909米,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1986年到2020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潜水器下潜的深度逐渐______
(2)已知海水密度为1.03×103 kg/m3g取10N/kg,“奋斗者”号潜水器下潜到海水中的深度为10000米时,海水对潜水器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Pa;
(3)载人潜水器在上升过程中(载人潜水器未露出海水面),受到的浮力______,受的压强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探海神器——“蛟龙”号


2012年6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挑战7000m深海,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蛟龙”号深潜纪录的创造反映了“蛟龙”号许多高端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其中之一就是悬停定位和自动航行。
由于不同海域、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不同,“蛟龙”号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变化的。浮力的变化要靠压载铁来平衡,所谓“压载铁”,就是给“蛟龙”号增加重量的铁块。“蛟龙”号海试团队根据在不同海域测得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参数精确地计算下潜时所需要的“压载铁”重量。

当“蛟龙”号挂好所需压载铁,下潜至预定深度时,“蛟龙”号通过适时抛掉一定数量的压载铁,利用相关技术实现悬停。当完成工作后,潜航员再抛掉适量的压载铁,实现上浮。可见,无论是下潜、悬停、还是上浮,压载铁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1)若海水的密度均匀,“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强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加速下沉的“蛟龙”号,若在经过某一密度均匀的海水区域时,迅速抛掉部分压载铁,使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不考虑海水的阻力)则“蛟龙”号最终的状态是______(选填“急速加速下沉”、“减速下沉”或“匀速下沉”);
(3)潜艇下潜深度一般是几百米,而“蛟龙”号下潜深度一般是几千米,“蛟龙”号在深海中必须通过抛掉压载铁实现上浮,而不是像潜艇那样采用排水的方法实现上浮,请写出可能的原因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