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普阅读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01
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2kHz至30kHz之间(1kHz=1000Hz),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kHz到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6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______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2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______m;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答: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为什么?答:______
22-23八年级上·广东揭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有关声速的计算超声波和次声波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短文,解答问题。

神舟十号

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如图甲所示是运载火箭的发射场景,火箭的总长度为58m。图乙为监控系统先后间隔2s拍摄到的火箭点火后竖直向上做直线运动过程中带有比例标尺的位置照片。

神舟十号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与天宫一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在对接后的组合体飞行期间,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还完成了太空授课。如图丙所示是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授课时做的水球实验,通过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倒影”。组合体完成飞行任务后,飞船撤离并返回着陆场。神十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中国人向着熟悉太空、利用太空、享受太空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1)“神十”在太空飞行时,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利用__________照相机拍摄地球表面的照片;为改善载人航天时周围环境的卫生条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科学家正研究对长期航天时的航天员适当进行___________照射;(以上两空均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2)在太空中聂海胜感觉周围一片寂静,这说明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宫一号”的电池靠接收太阳光工作,这说明光具有_______________
(3)为能够储存较多数量的燃料,运载火箭常采用液态燃料,与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气一样,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选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使燃气__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火箭发射时,会产生频率低于20Hz的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因此,发射火箭时人群需要远离发射场;
(4)依据图乙照片上的比例标尺可推算:在这2s内火箭升空的速度为______m/s;
(5)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6)安装在神舟十号轨道舱内的摄像机拍摄到了一颗擦身而过小行星,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如图丁所示(镜头的焦距不变),在此过程中,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在变______(选填“大”或“小”),摄像机的镜头在________(选填“前推”或“后缩”)。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花落水也有声


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会发出声波,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著名的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通过实验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的,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科学家们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在一个风雪的夜晚,科学家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该装置发射和接收的声波的频率 _____
A.等于20000Hz B.等于2000Hz C.小于20000Hz D.大于20000Hz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鲸鱼的角度看 _____噪声(选填“是”或“不是”);
(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 _____,这个声音都能被鲸鱼听到,说明 _____能传播声音;
(5)在月球上能否产生“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这种现象? 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