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71
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表

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1)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A同学认为应该在测力计静止时读数,B同学认为应该在缓慢匀速提升钩码时读数,正确的是 ___________(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是用 ___________(选填“a”、“b”或“c”)装置图进行的实验;
(3)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9-20八年级下·湖南长沙·期末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简单计算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注意事项及改进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小红和小华利用若干个重0.5N钩码及测力计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在水平位置平衡。小红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红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小华认为不妥,其原因是________
(2)小红又在图甲的F点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3)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小华认为能平衡。于是她每次让杠杆倾斜静止在某一位置,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小华这种方案与小红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________(选填“小华”或“小红”)实验方案好,理由是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她们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小红所得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
(5)在乙图中,小华竖直向上拉动测力计,使杠杆缓缓上升,测力计示数为1.2N,钩码总重为1.5N,秤钩向上移动的距离为0.3m,钩码上升高度为0.2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如杠杆重心在其中点,不计摩擦,则杠杆的重力为________N。若将钩码向左移动一格后,拉力作用点及拉力方向都不变,此时把钩码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所测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以下为小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___(选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调节的目的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后,在杠杆上A点处挂3个钩码,在B点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亮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请判断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3)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AB两点下方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将______(选填“仍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4)如图丙所示,小亮又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时,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完成以上实验后,小亮另找来一根杠杆,并利用相关器材测量出了该杠杆的机械效率。如图丁,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为,钩码总重为,钩码上升高度为,测力计移动距离为,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结果精确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