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普阅读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6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事情还没有结束,人们告诉他们,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他们也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否认,而是要用实验来验证。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你看,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______
A.蝙蝠
B.猫
C.狗
D.大象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______(是/不是)噪声;
(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______,这个声音都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_____能传播声音。
22-23八年级上·黑龙江齐齐哈尔·期中
知识点:声音是怎么传播的超声波和次声波辨析声音是否是噪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预警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幸运的是,震区许多群众提前收到了手机提示的地震预警而紧急避险,大大减少了人员伤害程度。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提醒,以减小相关区域的灾害损失。
地震波的频率一般在20Hz以下。其波长很长,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能轻松穿透大气、海水、土壤、岩石等物质。由于地震波频率很低,周围环境对其吸收非常小,传播几千公里时,衰减仅为万分之几,所以其传播的距离极远,能传到十几万公里以外。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最快,约为6千米/秒,破坏性最弱。横波传播速度约为3千米/秒,破坏性较强。当横波与纵波相遇叠加后,会激发出面波。横波和面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
自然界中传播速度最快的就是电磁波了,其速度能达到米/秒。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只需要在纵波到达监测点后,通过网络或信息提醒人们做好抵卸横波和面波的准备即可达到地震预警的目的(如图甲)。研究表明,如果提前3秒预警,可使人员伤亡减少14%;如果提前10秒预警,可使人员伤亡减少39%;如果提前60秒预警,则可使人员伤亡减少95%。

(1)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属于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波__________(选填“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图乙是人和动物的发声、听觉范围,当地震波传来时,能“听”到地震波的是__________
(3)如图甲,若震源距监测点24千米,距离受灾群众60千米,地震发生后,地震局监测点在__________秒后能接收到纵波信号。收到信号后,地震局立即发出预警,忽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受灾群众从收到预警信息到横波到达,可供做应急准备的时间为__________秒。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