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15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的活动中,小明同学将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制成如图的仪器(圆筒能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圆筒的___________A/B)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
(3)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正立/倒立)的___________(实/虚)像:
(4)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光屏一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___
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        C.小孔太大             D 小孔太小
(5)图乙中,保持易拉罐和圆筒位置不变,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移动(左/右),可以使得屏上的像变大;
(6)若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将___________(顺/逆)时针旋转;
(7)小明进一步实验,分别测出烛焰的高度h1,烛焰到小孔的距离x1,像的高度h2,像到小孔的距离x2,测得多组数据后发现,它们之间满足关系:,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中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小明从网上查到太阳到地面的距离约为1.6×1011m, 一个直径为3.5cm的光斑到它对应的小孔间距为400cm,则太阳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_m。
23-24八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
知识点:小孔成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