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普阅读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66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漏刻


漏刻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如图甲所示为多级漏刻。让漏壶中的水慢慢滴入箭壶,箭壶示意图如图乙所示,随着箭壶内的水逐渐增多,木块与箭杆组成的箭舟也慢慢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1)箭舟漂浮在水面,随水位高低变化而升降,它所受的浮力是 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2)用漏刻计量时间,保持一级漏壶水位的稳定是提高计时精确度的关键。若水位降低会导致滴水速度相应减小,是因为漏壶出水口处水的 ______减小,从而影响计时的精确度。
(3)若如图乙所示的箭壶底面积为500cm2,箭舟质量为0.3kg。某次模拟计时实验中,小海先将水龙头调至均匀间隙滴水状态,如图丙所示,让水滴入箭壶中,并测得水龙头每分钟滴水的体积为25cm3。盖孔指在距离箭杆顶端10cm处时开始计时,完成24h计时后,盖孔指在距离箭杆顶端 ______cm处,此时箭舟浮在水面所受浮力是 ______N;箭杆上的时间刻度 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若要增加此装置的计时总时长,不更换模型结构、部件,最简单的办法是 ______。(g=10N/kg)
21-22八年级下·广东珠海·期末
知识点:液体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这是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对于三峡大坝的宏伟设想,而今这一愿望得以实现。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3335m,坝顶高程185m。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同时还有发电、通航、枯水期补水、调节生态等多方面的功能。
2020年6月8日在长江主汛期来临前夕,三峡大坝上游水位已消落至防洪限制水位145m,提前腾出全部防洪库容。入汛以来,通过长江流域的控制型水库群发挥联合调度的拦蓄调控,在7月第3号洪水来临时,三峡水库水位从7月25日的约158.5m持续上涨,至7月29日,最高涨至将近163.5m。三峡水库避免了上游洪水与洞庭湖洪水叠加,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对长江2020年第3号洪峰产生有效拦截。
在大坝的左、右两侧有水电站厂房,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左岸山体内还有永久船闸和升船机。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爬升式垂直升船机,一次过船规模为3000吨级,最大垂直升降高度113m,上升速度约为0.1m/s,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升船机项目。吨级的大型客轮过坝时间由通过永久船闸的3.5h缩短为约40min,使长江黄金水道通航效益及社会经济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在三峡谱写的一首新的民族之歌,世界第一的三峡大坝和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以及通航建筑物,成为新的世界奇观。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三峡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________ 两部分;
(2)从2020年6月8日到7月29日,水对三峡大坝底部的压强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升船机提升船只时对船做功的最大功率约为________W。(g取10N/kg)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国之重器——模锻液压机中国二重集团研发的世界上最大的模锻液压机(万吨级)在中国投入使用,使我国的工业实力得到大幅提升,简易的液压机主要由液缸、活塞、管、槽、液体及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液压机的结构简图如题图甲所示,它是利用液体来传递压力的设备。科学家帕斯卡研究发现:当外力作用在密闭的液体上时,液体各部分所受的压强将发生相同的变化,物理学中称之为帕斯卡定律。在图甲所示的U形管槽中装满液体,两端活塞把液体密闭,忽略液体的重力,当给左端活塞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时,根据帕斯卡定律,左、右两个活塞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右端活塞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这就是液压机的原理,由于液体总体积不变,两活塞移动的距离与活塞面积成反比。
   
(1)如图甲所示.液体对液缸中小活塞和大活塞的压强分别为,则______(选填“>”“<”或“=”);
(2)图乙所示为应用液压机原理工作的汽车千斤顶,该千斤顶的大、小活塞横截面积分别是是100cm2和4cm2当在小活塞上施加500N的压力时,最多可在大活塞上产生______N的支持力;
(3)我国研发的模锻液压机可达8万吨,说明了液体对大活塞的作用力相当于“8万吨”的物体所受的______,若要进一步增大液压机的压力级别,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