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普阅读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11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三号本次返回地球,使用了黑科技——快速返回技术。载人飞船从脱离太空站到返回地球只用了8小时,比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的时间缩短了20小时。那么神舟十三号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其实要想快速返回,最重要的就是让飞船在一定程度上尽快减速着陆,这就需要推进舱的动力足够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推进舱的点火速度要快。这两个问题解决了,飞船的返回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
神舟十三号在太空中的外形结构如图所示,由轨道舱与返回舱(可载人)以及推进舱所组成。轨道舱可以与太空站相连,返回舱与推进舱相连。
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太空站分离后,先围绕地球5圈做近似的圆周运动,调整运动状态。9时6分,飞船在距离地面约145km处,收到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轨道舱自行穿越大气层而销毁);然后飞船穿越大气层不断减速,于9时30分,在距离地面约10km时,飞船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再接着返回舱在距离地面10km处,开始做直线运动,通过大气的摩擦、降落伞以及各种减速科技让飞船不断减速;最后飞船下降到距离地面2m时候,反推发动机自动点火,向地面方向喷出高温燃气,使飞船获得一个竖直向上的阻力,飞船再一次减速,返回舱成功着陆。
(1)如图所示,神舟十三号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返回舱相对轨道舱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船受到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2)距地面10km至着陆的过程中,飞船的机械能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3)在太空站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A.可以用弹簧做成的拉力器锻炼身体
B.可以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C.飞船舱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探究乒乓球是否受到浮力的实验中,发现乒乓球可以静止于水中任意位置
21-22八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
知识点:重力的概念二力或多力平衡问题物体运动过程中各种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不同参照物下描述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三号本次返回地球,使用了黑科技——快速返回技术。载人飞船从脱离太空站到返回地球只用了8小时,比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的时间缩短了20小时。那么神舟十三号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其实要想快速返回,最重要的就是让飞船在一定程度上尽快减速着陆,这就需要推进舱的动力足够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推进舱的点火速度要快。这两个问题解决了,飞船的返回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
神舟十三号在太空中的外形结构如图所示,由轨道舱与返回舱(可载人)以及推进舱所组成。轨道舱可以与太空站相连,返回舱与推进舱相连。
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太空站分离后,先围绕地球5圈做近似的圆周运动,调整运动状态。9时6分,飞船在距离地面约145km处,收到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轨道舱自行穿越大气层而销毁);然后飞船穿越大气层不断减速,于9时30分,在距离地面约10km时,飞船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再接着返回舱在距离地面10km处,开始做直线运动,通过大气的摩擦、降落伞以及各种减速科技让飞船不断减速;最后飞船下降到距离地面2m时候,反推发动机自动点火,向地面方向喷出高温燃气,使飞船获得一个竖直向上的阻力,飞船再一次减速,返回舱成功着陆。
(1)如图所示,神舟十三号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返回舱相对轨道舱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船受到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2)距地面10km至着陆的过程中,飞船的机械能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3)在太空站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A.可以用弹簧做成的拉力器锻炼身体
B.可以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C.飞船舱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探究乒乓球是否受到浮力的实验中,发现乒乓球可以静止于水中任意位置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探索月球背面
2018年12月8日,我国嫦娥四号和巡视器(月球车)组合体发射升空,经历20多天的漫长旅程,终于在2019年1月3日着陆月球背面并成功分离。月球车首次近距离拍摄了月球背面照片,并通过卫星传回地面,月球车也因此被命名为“玉兔二号”。图1是“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留下的第一道印迹。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还是人类首次,踏出了全人类在月球背面的第一步。
人类从地球上直接观看月球,只能观测到一面,看不到月球背面。为什么总看不到月球背面呢?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地球和月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月球上离地球越远的位置,受到地球的引力越小。如果月球自转的周期与公转的周期不相等,月球上同一部分受到地球的引力就会发生变化,这导致月球不同岩石之间产生摩擦,逐渐减慢自转的速度,最终使得月球自转与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因此总是同一面朝向地球。
(1)嫦娥四号需要的能量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是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玉兔二号”在地球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其对月球表面压强的___倍( 假设接触面积不变)。但是因月球表面较软,所以印迹较为明显(如图1);
(3)如图2所示,如果A和B是月球上两块质量相同的岩石,它们受到地球的引力分别为FAFB,那么FA_______FB(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阅读《神奇的天宫课堂》,回答下列问题。

神奇的天宫课堂


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行授课,如图所示。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

在约45分钟的授课时间内,航天员相互配合,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这些实验现象跟在地面上的实验现象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使无数中学生感受到了太空环境下科学实验的魅力。
王亚平在太空舱中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冰墩墩”沿水平方向抛出,“冰墩墩”并没有像在地面上抛出的物体一样落回地面,而是做近乎完美的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为王亚平向观众展示“冰墩墩”的情景。
科学计算表明,在太空舱中的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大约是在地面附近的88.5%,如果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恰好能使物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在太空舱中的物体就好像重力完全消失了一样,物体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是由于地球并非是一个完美的球体且密度分布不均匀,并且太空舱在运动中受高空稀薄空气阻力的影响,使得太空舱的运动轨道不是完美的圆形且速度大小会有波动,因此太空舱中的物体也并非处于严格的“完全失重”状态。

(1)“冰墩墩”在太空舱中被抛出后做近似匀速直线运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A.“冰墩墩”受到跟运动方向相同的推力作用
B.地球对“冰墩墩”没有吸引力
C.地球对“冰墩墩”的吸引力很小
D.球对“冰墩墩”的吸引力绝大部分使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2)航天员长时间驻留在太空舱内,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以保证身体健康,防止各部分机能退化。请你说出至少两种在太空舱内可能进行的体育活动。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