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247
小华和小红在广场看到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如图甲所示)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套圈落地时的水平距离不尽相同,引起了他们的思考。于是他们按图乙所示方法,找来圆弧轨道(末端水平)、一个小钢球,探究钢球水平抛出的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s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前,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钢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有关;
猜想2: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H有关。

(1)为便于实验数据的采集,落地点的材料应选用 ___________(选填“光滑木板”“橡皮泥”或“毛巾”);
(2)让钢球从圆弧轨道上静止释放,钢球的 ____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实验中使钢球从圆弧轨道 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可控制钢球到达水平轨道时的速度相同;
(3)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序号轨道末端水平部分离地面的高度H/m钢球在轨道上由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m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s/m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的平方s2/m2
10.50.10.450.2
20.50.20.630.4
30.50.30.780.6
41.00.10.630.4
①分析实验号为1、2、3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与钢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成正比;
②分析实验序号为 ___________的数据,可验证猜想2是正确的;
(4)小华认为“空中抛出物体质量越大,落地水平距离越大”。为此,小华选择了乒乓球和几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小球,使它们均从圆弧轨道的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发现所有金属小球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几乎相同,但乒乓球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总是较小,小华的实验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022·陕西渭南·三模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的因素探究影响动能因素的实验装置及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利用小球、木块等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mAmBmChAhChB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做___________(填序号);
A.小球在斜面上的动能
B.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木块被小球撞击时的动能
(2)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
(3)甲、丙两次实验,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 ___________,对比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当 ___________一定时,物体的 ___________越大,动能就越大;
(4)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W2,则W1 ___________W2(填“>”、“=”或“<”);
(5)实验交流过程中,同学们联想到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这样做的目的实质是限制汽车的 ___________
(6)善于动脑的小东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方案:用同一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不同程度,两次实验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时的速度也不同,从而验证了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接着让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为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老师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方案。

(1)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的关系,实验中通过_______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2)在完成甲实验的第二步操作时,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为使木块不滑出木板,对甲实验的第二步操作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
A.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       B.换用一个较重的木块       
(3)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对实验提出各种改进方案:
①小明认为在“探究动能与速度关系”的实验中,可以撤走木块并使用足够长的木板,记录小球在相同表面上滑行直到静止的距离。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小虎利用图丙装置做“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实验,通过观察小球撞击上端固定的相同塑料软片,通过比较撞击的软片数目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小华指出此装置不适合体积不同的小球做实验,原因是________
③小刚设计了丁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A.若用同一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可以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选填“质量”、“速度”或“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B.若用A.B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mA>mB)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同一木块受到撞击后相应移动距离sA___sB(选填“>”、“<”或“=”);
(4)小明认为还可以通过甲、乙两图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他的设想是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