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普阅读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604
请阅读《挺进深海》

挺进深海

2020年11月10日,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如图所示)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度10909m处成功坐底,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纪录,并在水下停留6小时,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海探测科考活动,带回了海底岩石、沉积物、深海生物及深海水样等珍贵样本。“奋斗者”号不仅在深度上达到了目前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最高标准,还大幅度提高了部件的国产率。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海沟底部有着巨大水压,同时完全黑暗、温度低,可谓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由于不同海域、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不同,“奋斗者”号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变化的。
“奋斗者”号的外壳坚固,其在下潜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浮力的变化要靠压载铁来平衡。所谓“压载铁”,就是给“奋斗者”号增加总重的铁块。根据在不同海域测得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参数精确地计算下潜时所需要的“压载铁”质量。“奋斗者”号装配所需的压载铁下潜,当下潜至预定深度时,克服自身晃动、海底洋流等内外干扰,通过适时抛掉一定数量的压载铁,并利用相关技术实现悬停。完成潜水工作后,还需要根据实时水文数据抛卸压载铁,以减小“奋斗者”号的总重从而开始上浮。
“奋斗者”号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当代科技工作者持续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每一位为中国探索星辰大海、保卫国泰民安、创造繁荣富强的工作者,都是这个时代最美的“奋斗者”!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时承受的海水对它产生的最大压强约为___________。(海水的密度近似取,取
(2)“奋斗者”号在深海中通过抛卸压载铁由静止开始上浮时,其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它的总重;不考虑由于“奋斗者”号在水中运动所受到的粘滞阻力,它在深海中匀速上浮的过程中,其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它的总重。

(3)如果在一次测试中测得的马里亚纳海沟某海域海水密度和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说明“奋斗者”号这样的深潜器在此海域加速下潜过程中,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的浮力如何变化?答:___________
2022·北京海淀·二模
知识点:二力或多力平衡问题液体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体之间的作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为发挥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组织举行“科技文化节”活动,学生进行创意水火箭比赛。水火箭发射时利用牛顿第三定律。火箭中的气体释放压力,作用在水上,水在瞬间喷出,火箭获得一个极大的反冲力,瞬间“飞出”。利用气压 ,喷水口的面积S一定,要想使箭获得更大的反冲力(速度),就要使火箭中的压力足够大,即要充入更多的空气。水火箭是经典力学非常典型的应用。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
(2)使得水火箭升空的力施力物体是 _______
(3)比赛后学生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1: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
猜想2: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
猜想3:可能与塞子塞入深度有关;
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充一次气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200ml。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

瓶塞塞入深度

更深

高度(m)

2

5

12

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_______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4)实验小组经过讨论思考发现,瓶塞插入瓶口的深度的加深,其实是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_______力,从而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摩擦力,使瓶塞不易压出,实现了增大瓶内气压的目的。若水火箭中瓶塞横截面积为2cm²,若此时瓶塞与瓶口的摩擦力为30N,求瓶内的气压至少达到_______时瓶塞能被压出?(瓶塞自身重力不计,水对瓶塞的压力不计,外界大气压取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

山东舰是我国独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的正式服役,标志我国海军正式迈入了双航母时代。航母上配备大量先进装备,其中舰载机是航母战斗力的核心,歼15(J15)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喷气式战斗机,如表是歼15战斗机的部分技术参数,推重比是指飞机飞行时发动机的总推力与飞机总重的比值。所谓翼载指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与机翼面积的比值。(g=10N/kg)

空机质量

最大起飞质量

推重比

发动机最大巡航推力

17.5t

32.5t

0.4~0.9

2.5×105N

(1)航母的舰体呈流线型,目的是为了 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阻力;
(2)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时必须适时放下舰钩,钩住甲板上的拦阻索,达到强行减速的目的,这个过程中,舰钩对拦阻索的拉力 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拦阻索对舰钩的拉力,舰载机的惯性 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歼15飞机的翼载是500kg/m2,则机翼面积为 _______m2
(4)为庆祝“山东舰”列装服役,各种焰火缤纷绽放,有一种质量为100g的叫做“高声”的焰火,能够持续向下喷射火焰,产生大小为自重6倍的恒定的推力,因其速度快产生啸叫声,所以称为“高声”。经实验测量,这种焰火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焰火产生的恒定的推力为 _____N,焰火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_______m/s。(火药的质量不计,g取10N/kg)(提示:“高声”在飞行过程中经历三个阶段:先加速后匀速最后减速,匀速阶段速度达到最大。)

   

(5)在匀速航行的航母上,①以v0速度斜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达到最高点时突然不受任何外力,小球将______(填“保持静止”“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②若小球以v0速度水平抛出,如图当阳光竖直照射时,小球A1在甲板上形成的影子是A2,小球A1落地前,影子A2在甲板的运动是______(不计空气阻力)

   

A.加速运动   B.减速运动       C.匀速运动            D.不能确定
科普阅读题,阅读《“天问一号”的“烧、落、巡”》短文,回答问题。

“天问一号”的“绕、落、巡”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宣布将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命名“天问”,并将首个探测器命名“天问一号”。届时,“天问一号”将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绕”,探测器经过7个月的飞行,抵达火星附近,之后沿椭圆轨道绕火星运动,实现火星环绕探测。“落”,使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但需在7分钟内,使探测器的时速降至0。我国利用探月的技术积累。通过四个阶段来减速:第一阶段气动减速,给探测器来个急刹车;第二阶段降落伞减速,速度减至342km/h;第三阶段动力减速,探测器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速度减至3.6m/s;第四阶段着陆缓冲,将探测器悬停在空中,对火星表面观察,寻找合适的位置着陆。“巡”,当探测器到达火星后,放出巡视车,完成对火星表面的拍摄及火星土壤分析等工作,为下一步探测打好基础。我们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从没有停息过,仰望星空,追梦不止!
(1)探测器沿椭圆轨道绕火星运动时,不受空气阻力,只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由近火点向远火点运动时,探测器的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探测器着陆前的降落伞减速阶段,速度减至______m/s,这能说明力能______
(3)巡视器降落到火星表面后,巡视器对火星表面的压力和火星对巡视器的支持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4)火星表面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地球上的,探测器在火星上空悬停时其质量为m,反推发动机喷出的气体对探测器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_(用含有已知物理量的式子表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