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5
现有如下器材:光具座、焦距为12.5 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小明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_______,目的是______
(2)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于12.5 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_______cm 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_______(选填“向上” 或“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4)分别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______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在______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的成像原理相同。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_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22-23八年级上·陕西汉中·期末
知识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注意事项和错误分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结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甲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小明将发光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
(3)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方向移动;
(4)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倒立、______的像;
(5)实验结束后,第2小组同学又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该组同学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_____(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的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_____(填“近视”或“远视”);
(6)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