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21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平面镜、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选择玻璃板而不选择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
(2)在实验中,为了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光线应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______是否相等;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前”或“后”)这一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在实验中,小贾同学用右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A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______(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
(4)小汽车挡风玻璃为什么要倾斜安装呢?老师引导小明做了如下实验:使玻璃板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则蜡烛的像为图中的______(选填“A”、“B”或“C”)。如果把蜡烛看成司机,则司机所成的像不会遮挡司机的视线而影响司机驾驶。
20-21八年级上·重庆万州·期中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时,除了要用到铁架台、光源和可折转光屏外,还要用到____________
小明用到的实验器材中,可折转光屏可以非常方便地绕轴线ON向前或向后折转.观察光屏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______
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一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出射角/°

1

30

30

2

50

50

3

70

7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反射时,______
小明用笔描出其中一次实验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让光沿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______
现有厚度分别为 5 mm 和2mm 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 关系;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像将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