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3
根据张骞出西域的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受谁的派遣?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2)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3)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重要意义?
(4)张骞历经千辛万苦,前后两次完成出使西域的使命,对促进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能从张骞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18-19八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材料二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的童话、传说、传奇以插叙的手段连缀成书。651年,阿拉伯使者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长安,以后交往频繁。在一个半世纪内,阿拉伯使者进入长安达30多次。在长安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大量的阿拉伯人、其他外国商人和侨民,同中国民成共同生活。   

——《世界古代史》

材料三 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行纪》,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争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及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1)穆罕默德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阿拉伯人将什么带到中国,又把中国的什么传到西方?
(3)“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请问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途径有哪些?并各举一例。
(4)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有哪些贡献,请列举两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