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2
伟大历史人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正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在几次危急时刻力挽狂澜,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资料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资料三   伟人语录

1956年

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照抄,机械搬用。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验,也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982年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十二大上致开幕词

(1)联系所学,说出资料一中“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所对应的时间范围。
(2)依据资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说明1979年的中国开始“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3)请综合两位伟人的言论,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证严密)
2024·浙江·模拟预测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十年内战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海鹏教授在《中国年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材料二:本党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曰:中国人民的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材料三:北伐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北伐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对国家、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


(1)材料一中的B段,中华民族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请列举两例史实。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由“底谷”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国内因素。       
(4)以北伐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