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7
课外阅读。

故乡的密码

①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故乡是有密码的。

②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一年又一年,盐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深处,然后奋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洁白的盐花。打捞上来的盐,堆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苍凉的土地瞬间羽化成仙,散发着缕缕轻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湖而居的父辈,就靠着盐湖吃饭。很早以前,下盐湖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壮劳力。一辆毛驴车,一只铁耙,一把铁锹,一包干粮,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便是下湖人的所有。慢慢地,下湖人群里,有了妇女的身影。她们跟着自己的男人,在盐湖里打捞生活。日复一目,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的头发和眼角的皱纹。

③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春雨滋润扬花吐穗的麦子,夏风拂过玉米修长的叶子,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柿子上。一场薄雪过后,落尽叶子的杨柳、榆树,渐渐进入悠远的梦乡。

④这一片一片的庄稼地里,长过麦子,长过玉米,长过高粱,也长过辣椒,长过西瓜,长过胡萝卜和大白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成涩的汗水,没长的热煎,从来都不会一无所获。只有劳动,辛勤的劳动,才会唤醒每一株庄稼,成就每一株庄稼。

⑤故乡的密码,隐蔽在枝繁叶茂的林间。麻雀、乌鸦、喜鹊,是乡村的常客。它们时而聚集,叽叽喳喳,像是开一场热闹非凡的辩论会;时而疏离,遗世独立,自成林间淡墨疏痕似的一笔点缀。

⑥花开花落,冬去春来。那些鸟儿,还在破晓的晨曦里醒来,还在渐近的黄昏里驮着夕阳归去。它们的眼睛,没有沾染世俗的红尘,它们的羽翅,没有背负繁芜的世事。可是人呢?终究被这庸常人间的风雨侵蚀,被不可抗拒的沧桑洗礼,在光阴的河流里,慢慢随水而逝,不见踪迹。

⑦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庭院旁、吱吱呀呀的木门里、屋檐下、窗间、土炕上……一个个生命在这里呱呱落地,蹒跚而行,步履矫健地跨过高高的门槛,走向曲曲折折的远方。一缕缕炊烟在这里袅袅而上,流散在天际。炊烟里,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慈爱的母亲、沉默的父亲,有一碗又一碗叫作烟火气息的羹与汤。

⑧从前,我只是片面狭隘地以为,故乡就是迎接生命的那个地方。流光辗转,我才慢慢懂得,故乡是有密码的,就像一个人的DNA,在肌理,在血液,在灵魂深处。吮吸着故乡的乳汁,品咂着故乡的味道,回放着故乡模糊的面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作者:蔺丽燕,选文有删改)

【小题1】故乡的密码隐藏在_____、庄稼地里、林间、_____
【小题2】“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柿子上。”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两个加点词表达的意思。
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的头发和额角的皱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短文最后一句话是“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请你结合前文,写出“我”黯然神伤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3六年级下·四川成都·期中
知识点: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短文。

走遍天下书为侣

①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有一只口琴……

②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③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④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⑤对此,我的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我喜发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⑥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⑦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⑧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      )                    忽略——(      )                    思考——(      )
【小题2】作者为什么选择书作为自己的旅行伴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是怎样反复阅读一本书的?请写出表示阅读步骤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说:“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秋的原野

窗外飘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信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     ,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这美好的天色。塘边是开满白花的芦苇丛。忽然从芦苇丛里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很是天真烂漫,或许是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颈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把水面荡漾起     ,也为大自然的画卷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或许是喝了过量的酒,或许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     似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稻回,好似     。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不时传来农民们一阵阵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的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炊烟,跨上牛背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小题1】选择恰当的短语把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B.一圈圈的波纹   C.一团火焰   D.一块蓝宝石
【小题2】读短文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1)本段描写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对这些事物的描写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本段的拟人句抄下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批注出你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