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2
阅读以下四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07秒,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76秒后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成功实现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工作生活6个月,开展系列空间科学实验、技术实验。

材料二:10月12日下午,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了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授课,本次天宫课堂首次启用问天实验舱这间新教室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及资源舱三部分组成,舱体总长179米,直径42米,重量达23吨,是全世界现役在轨最重的单舱航天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一同收看了这场来自400公里之上的奇妙科学课。

材料三: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看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四:虽然航天那些事儿对普通人来说高深莫测,但中国航天领域一些重要科技成果或任务的命名,却形神兼备、通俗易懂。我国的航天器名字,大多数都是取自神话故事,比如神舟、嫦娥、玉兔、祝融、天宫……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中国式浪漫都被航天人融进了下面这些大国重器之中。

中国航天领域重要科技成果或任务

命名

文化根源

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

   

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神话。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经》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第一次对光直线传播进行了科学解释。

中国载人空间站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中国自主建造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七星是古人用来判断季节、方向的重要参照。

中国第一辆火星车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

【小题1】请你给前三则材料各拟一个小标题。
_____
【小题2】材料二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会这一说明方法的好处。
_____
【小题3】下列说法与给出的材料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实现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B.“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授课,首次启用问天实验舱这间“新教室”。
C.“天宫课堂”中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等试验。
D.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小题4】请阅读材料四,根据文化根源将下面航天器的名字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墨子号       天宫       祝融       嫦娥一号       北斗
【小题5】航天点亮梦想,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将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其中一项重要工程是行星探测工程,将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和主带彗星探测、完成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关键技术攻关。请你仿照材料四中的命名方式,为其中一个探测器命名,并说明理由。
_____
22-23五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