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4
课外阅读。

“嫦娥三号”探秘

①“嫦娥”这个美丽的名字,一直以来都寄托着人们对月亮的无限向往,因此“嫦娥奔月”的神话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如今,随着“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登九天揽月已不再只是传说。

②“嫦娥三号”是中国制造的登月探测器,可以开展着陆器悬停、避障、降落及月面巡视勘察,还突破了在严酷环境下生存以及深空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巨大跨越。

③“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虽然被称为“车”,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而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最高智能的机器人。它的底部移动装置由六个金属轮组成,具备前进、后退、原地转向、行进间转向能力。如果将移动装置看作月球车的“腿”,月球车中部的仪器舱就是它的躯干,在金属薄膜的包裹下,里面装有机械臂、红外成像光谱仪等探测设备。虽然它的个头小,但是探测功能强,不仅可以巡视月球表面,还要探测月球内部。月球车通过轮子“行走”,轮子上面是一个“箱子”,两侧分别有两扇能活动的太阳能板,中间有一个“桅杆”,上面有它的“眼睛”———相机。在它上面还安装了一台雷达,可以边走边探测月球内部的结构变化,此外着陆器上搭载了七套设备,包括一套天文望远镜,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④由于月球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也并不平坦,有坑、石头、坡等,还有月尘,科学家们设计制造的月球车能自主导航,自己选择路线,在月面上坡、下坡,避开障碍,自己指挥仪器操作,最后把数据传回地面。

⑤月球车自重120公斤,就像是一辆“公交车”,搭载着20公斤的科学探测仪器,可在月球上3公里范围内连续行走10公里,使中国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小题1】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我可以再照样子介绍一种事物____________
【小题2】为什么说“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有什么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月球车在月球上能做哪些事?用“﹏﹏﹏”在文中画出。
21-22四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知识点:说明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课外阅读。

植物的花香有着许多作用。

植物的花有香味是为了传宗接代。植物花朵为了引诱昆虫前来授粉,不仅呈现各种艳丽夺目的色彩,还会散发各种迷人的花香。于是引来蜂蝶竞相采蜜,正所谓“蜂争粉蕊蝶分香”。结果,花粉黏附在昆虫的身上,随着昆虫的飞行迁移而四处落户安家了。

香花内部有一个专门制造香味的“工厂”——油细胞,这个“工厂”里的产品就是令人心醉的芳香油。这种芳香油除了散发香味,吸引昆虫传粉外,它的蒸气还可以减少花瓣中水分的蒸发,形成一层“保护衣”,使植物免受白天的强烈日晒和夜晚的寒气侵袭。

植物的花的香味除了有益于自身的生长繁衍,大多数还有益于人类。香气能刺激人的呼吸中枢,从而促进人体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由于大脑供氧充足,因此能使人保持较长时间旺盛的精力。此外,香味信息能够深刻地留在人的记忆中,刺激嗅觉,使人的记忆增强。


       利用花香来保健和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医圣华佗,曾用丁香等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悬挂在室内,用以防治肺结核、吐泻等疾病。古代民间把金银花放入枕内,用来去头痛,降血压,同时还有消炎止咳的作用。
       不同的花香,能引起人们的不同感受。如桂花的香味使人疲劳顿消;菊花的香味使人思维清晰。不过,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些花香也会给人带来副作用。如百合、兰花的浓香,会引起眩晕和瞬时的迟钝。
【小题1】本文的说明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4)段说花香“有益于人类”是从哪两个方面说的?
(每方面六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小题4】植物的花香“大多数还有益于人类”中的“大多数”为什么不能删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第(5)段中列举了两个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
阅读

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

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l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O.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7.4×1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据预测,今后l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小题1】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太阳能资源有哪些明显的优势?以下说法不是本文表述的是(     
A.环保无污染。B.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D.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广泛。
【小题2】为了开发太阳能资源,各个国家实行的阳光计划,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 光伏建筑计划B.非洲—— 百万屋顶光伏计划
C.日本—— 朝日计划D.中国—— 光明工程
【小题3】作者在第②、③两个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目的是什么?以下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作比较,鲜明地突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B.列数字,准确地说明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
C.举例子,说明我国是一个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
D.打比方,形象地说明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
【小题4】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B.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C.目前,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已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
D.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的国家越来越多。
【小题5】“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句中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