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4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为了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一:增长见识
(1)下面诗句直接或间接地写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按节日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A.②③①④B.④②①③C.④①③②D.②①③④

活动二:欣赏对联
(2)下列有关节日的对联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秋节对联:灯火交辉元夜里,笙歌簇拥月明中
B.端午节对联:绿艾悬门漆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
C.重阳节对联:何处题糕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D.春节对联:大地流金万事通,冬去春来万象新

活动三:走进节日
(3)将下面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合适的一项是(     
菖蒲随风摇摆,在对岸与人相望,似乎在说:“终于想起我了吧!”
①犹记儿时端午节这天,母亲清早背上背篓,拿把镰刀往山上走去。②途中,碰见三三两两的人都是趁早上凉快去山里割艾草的。③母亲从山上回来,径直往村前走去。④家乡村前有一条小河,在淤泥冲积而成的河滩上,生长着一丛丛碧绿的菖蒲。⑤早上的河水有些凉,村人不怕,脱下鞋瞠水而过,弯下腰拔菖蒲,菖蒲的清香顿时从手中往鼻子里钻。⑥母亲选出两根修长粗壮的菖蒲和艾草郑重地挂在大门的两侧上。⑦端午将至,青青的菖蒲又将挂上门头,散发着清香的菖蒲永远保存在我的记忆中,那是家的味道。
A.①②之间B.③④之间C.④⑤之间D.⑤⑥之间
22-23六年级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知识点:综合实践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下雪天,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鞋上的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我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zuò)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涂鸦着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似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来的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得以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就在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了看,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男人的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竞有泪光闪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小题1】“我”走进阅览室,故作视而不见的是(     
A.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
B.女工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
C.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
D.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小题2】对第④段中的“罪恶”理解最为到位的一项是(     
A.“我”弄脏了干净的地板,践踏了别人的劳动成果。
B.“我们”没有在脚上套塑料袋,辛苦了擦地女工。
C.践踏别人劳动成果,破坏美好和谐的环境的行为。
D.大家都用双脚涂鸦干净的地板,没有人体谅擦地女工的辛苦。
【小题3】下列对第⑤段画“ ”的句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动作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了送水工谨小慎微的性格以及莫名自卑的心理。
B.抓住细节,生动细腻地写出了送水工想进门又怕弄脏地板的心理。
C.表现了送水工爱护他人劳动成果和美好和谐的环境的美德,体现了他的良好修养。
D.为下文写送水工脚套塑料袋进门的举动做铺垫。
【小题4】我对第③段中“愧怍”一次的理解是:_______;联系第②段内容“我”感到“愧怍”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小题5】联系生活实际,把成语“天寒地冻”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不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及时概括语段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自然段的内容。(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首先,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修养”的认识;其次,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才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记者专访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载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节选)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天舟一号。

杨宇光: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它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13吨,物资运输能力约为6.5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飞船中是最高的。

材料二: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我需要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我请来“健身教练”——科研人员助我一臂之力。

③“教练”决定先帮我减腰部赘肉。经过多次试验,他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这种设计保留结构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

④“教练”十分严格,连我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他通过控制加工温度等方法尽可能让我的外部壁板变薄。这样,我的体重又减轻了30千克左右。

⑤不仅如此,我的“教练”连货架也不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多种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

⑥瘦身计划圆满完成,我变得既轻又强壮。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小明想了解天舟一号的基本情况应该阅读材料________,从中了解到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况。
【小题2】阅读材料二第③——⑤自然段,“我的瘦身计划”先减腰部赘肉,办法是___________,再去除“皮下脂肪”,办法是_________,又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
【小题3】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介绍了天舟一号,你更喜欢哪一则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阅读上面两则材料后结合下面的阅读链接,请把你的感悟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阅读链接]
航天试验从来没有平坦大道,总是与高风险为伴,可谓“刀尖上的舞蹈”。每每遇到瓶颈和挫折,航天人都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有时甚至会为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共磨砺,始得玉成。航天探索是勇敢者的事业,只有不惧失败、跌倒后重新爬起、继续砥砺前行的人,才能摘得世界科技高峰上的明珠。
(摘编自《中国航天报》评论员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材料一:

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趋势)

检测项目

升降趋势

检测项目

升降趋势

身高

肺活量

体重

视力

胸围

男子1000米

女子800米


材料二:

广州儿童中心、中国儿童中心联手舒肤佳共同发布《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5000余名儿童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1小时,约有27.5%的儿童不足1小时。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骤增至61.4%。


材料三:

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小题1】读了材料一,你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在材料二中,作者搜集了很多数据。透过这些数据,你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就如何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向你身边的同学提几点建议。(不少于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请为此活动拟一条宣传语。(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