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9
阅读理解。

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动静,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小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破坏——(        )        顽皮——(        )
【小题2】老人表示死后不用棺材是因为               ,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老人对待树的态度?用“ ”画出来。
【小题3】读句子,填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记叙采用了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怎样理解“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2六年级上·全国·阶段练习
知识点:记叙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

儿子的鱼

①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儿子14岁左右,穿着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②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③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男孩渐渐被拉到布满旋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逃脱了。(A)男孩的父亲虽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④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拼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男孩开始支撑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他的高筒防水靴了,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男孩不见了!

⑤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渔网向男孩走去。(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渔网。

⑥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⑦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千克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他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⑧(C)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男孩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小题1】本文共80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约( )分钟。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采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
【小题2】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方框里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
―→
【小题3】在“儿子”与鲑鱼搏斗的过程中,文章对父亲进行了多次精彩描写,请从文章A、B、C三处中任选一处,谈谈你的理解。
我选择的是(      )处,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
【小题4】短文的题目“儿子的鱼”包含了深意,请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
【小题5】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结合文章内容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
阅读理解。

B超神探

“叮铃铃……”已经是寒冷的深夜了,忙碌了一天的贾立群大夫刚刚入睡,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出于职业的敏感,他一骨碌爬起来,接起从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室打来的电话。“好的,我马上就到”他披上衣服立即赶往儿童医院。

赶到了急诊室,他了解到:这是从牡丹江市赶来的绝望的父亲带着3岁孩子来求救的﹣﹣孩子先天只有一个肾,已数日无尿,先后被三家大医院诊断为“肾实质损害合并肾积水、急性肾衰。”

[A]贾立群为了探明患儿病因,手握B超仪器探头,小心翼翼地在患儿腹部慢慢移动,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的影像。尤其在肾部,他来回挪动着探头,像个侦察兵一样搜寻着,一个一个地排除病因。他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没有查出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B超室里的空气令人窒息。贾立群断定不是肾的问题,继续专注地给孩子一处处排查。突然,在模糊的黑白屏幕上,他发现了孩子输尿管远端有堆成柱状的沙砾样结石。他迅速明白这些结石正是导致孩子尿道堵塞的根本原因。病因找到了,贾立群松了一口气。他出门对焦急等待结果的父亲说:“放心吧,孩子的肾脏没有问题,只是输尿管被结石堵住了。”

患儿的父亲听了贾大夫的话,“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他激动地跪在地上,“谢谢您!贺主任,您是孩子的救命恩人哪!”费大夫搀起长跪不起的患儿父亲,说:“马上对输尿管进行紧急疏通处理,把结石取出来,病就会好的。”这位父亲顾不上擦泪,用手机向远在牡丹江的亲人报了平安。患儿一家听到孩子性命被保住的消息,喜出望外。按照当地的风俗,一家人向着北京方向齐刷刷地磕了三个响头,这是千里之外一个普通家庭对北京救命恩人——贾立群大夫行得最隆重的大礼!孩子的病因查清后,经及时救治,最终转危为安,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B]贾立群挽救患儿生命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他工作30多年来,共接诊了30多万名患儿,确诊了7万多个疑难病例,挽救了2000多名危重患儿的生命,使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又沐春风。多年的钻研和历练,贾立群练就了B超检查的“火眼金睛”,成了患儿家长心中的著名“品牌”他不光被患者家属追逐膜拜,也是很多临床和急诊医生的“主心骨”。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转危为安_____
不胜枚举_____
【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牡丹江市赶来的患儿患有“肾实质损害合并肾积水、急性肾衰。”
B.“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B超室里的空气令人窒息。”这是环境描写,渲染了B超室里的紧张气氛。
C.贾立群大夫认为造成孩子数日无尿的原因是孩子先天只有一个肾。
D.牡丹江患儿一家,从千里之外赶来北京向贾大夫行最隆重的大礼。
【小题3】本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_____
【小题4】仿照下面的例子,给文中[A]、[B]两处做批注。
例:患儿的父亲听了贾大夫的话,“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他激动地跪在地上,“谢谢您!贾主任,您是孩子的救命恩人哪!”
批注:这里重点抓住患儿父亲的动作和语言来描写,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知道儿子性命保住后激动的心情和对贾立群大夫的感激、敬佩。
[A]处,我的批注是:_____
[B]处,我的批注是:_____
【小题5】贾立群练就了B超检查的“火眼金睛”。这里的“火眼金睛”是指:_____
【小题6】文中的贾立群大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本文简要说明理由。
_____
【小题7】本文以电话铃声开头,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A.设置悬念,引人入胜B.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C.心平气和,娓娓道来D.直截了当,言简意赅
课外阅读

生命的姿势

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两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

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然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情急之下,他们找到一处山洞,躲进洞中暂时躲避风雪。

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重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中,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体温迅速降低,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被冻死的。丈夫制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请求。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

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在怀里。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了严重     。由于缺少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雪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五千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点地消逝。 

两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已昏迷在妻子的身边,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睡眠,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

【小题1】在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一个词是(  )
A.损害B.损失
C.损耗D.损坏
【小题2】文章中为什么说妻子喂奶动作现在却无比艰难”?(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最后写孩子安然入睡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以生命的姿势为题是因为(  )
A.引发人们的思考,凸显一位母亲为了孩子宁愿牺牲自己性命的伟大形象
B.那位母亲用一种固定不变的姿势来给她的孩子喂奶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