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0.4 引用3 组卷274
阅读理解。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 三种动物。
【小题2】在写法上,本文通篇都采用的是( )手法。
【小题3】“你一定以为,你比我强大,不过这种看法是错的。”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蚊子的__________ 。
【小题4】文中两次描写“嗡嗡嗡地”,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
【小题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6】蚊子和狮子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结局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蚊子和蜘蛛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结局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蚊子和狮子
一只蚊子飞向狮子,对狮子说:“你一定以为,你比我强大,不过这种看法是错的。我亲爱的!我要是攻击你,你全身的力量都使出来又能把我怎么样呢?你用利爪抓我是白费力气,我会向你证实我所说的话的。来,咱们斗斗看!”
小小的昆虫嗡嗡嗡地发出了战斗的声音,向狮子冲去,向他最敏锐的部位——鼻子咬去。一而再,再而三进行攻击。
狮子用兽掌拍打蚊子,起初很气恼,随后怒不可遏。不过他抓破的只是自己的面部,对灵巧的蚊子却奈何不得。最后狮子浑身血迹,筋疲力尽,只得放弃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
蚊子嗡嗡嗡地高奏凯歌,胜利飞去。她已忘乎所以,得意扬扬,飞呀飞,竟飞进了蜘蛛的网中,蜘蛛爬近她,准备将她吃掉。
“我战胜了狮子,这兽中之王,”蚊子在死前想,“而今却死在一只小小的蜘蛛手中,天理何在?”
【小题1】这则寓言写了【小题2】在写法上,本文通篇都采用的是( )手法。
A.比喻 | B.拟人 | C.夸张 |
【小题4】文中两次描写“嗡嗡嗡地”,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
A.两次描写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敢于向狮子进攻的无畏气概。 |
B.两次描写的作用不同,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无畏和勇敢,第二次表现蚊子洋洋自得,骄傲自大。 |
C.两次描写的作用相同,表现蚊子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心态。 |
A.纸上谈兵 | B.自食其果 | C.夜郎自大 | D.骄兵必败 |
【小题7】蚊子和蜘蛛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结局如何?
【小题8】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9-20三年级下·全国·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