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较难0.4 引用2 组卷380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

(选文有删节)


[注]①南郑:刘邦被封为汉王,国都在南郑。②上:指汉王刘邦。不我用:即“不用我”。③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④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王只想在汉中称王,就没有韩信的用处。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诸将(       )     (2)非信无所与事者(       )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B.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
C.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
D.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
【小题3】在萧何心中,韩信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语句回答)
【小题4】根据选文情节内容,请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词。 
萧何识韩信→萧何____韩信→萧何____韩信→刘邦____韩信
2020·上海浦东新·一模
知识点:司马迁(前145-前90)人物传记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欲齐,齐楚从亲,于是张仪往相楚。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而许之,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赂之。于是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

张仪至秦,佯失绥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下秦⑥。秦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献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楚大败,于是楚割两城以与秦平

(节选自《史记·张仪列传》,有删减)


[注]①张仪: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②闭关:闭塞关门,这里引申为断绝往来。③箕帚之妾:嫁女谦辞。箕帚,簸箕扫帚。指做扫洒清除之类的事情。④赂:馈赠财物。⑤失绥:没有拉住车上的绳索。⑥折节而下秦:折节,折断符节。下,委屈自己,向别人表示退让。⑦平:讲和。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伐(     )          (2)说(     )       (3)以(     )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
(2)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
【小题3】概括选文的事件,并说说你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幕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要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徐公何能君也                       郡下,诣太守
B.由此之,王之蔽甚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
C.我与城北徐公                    视之
D.暮而思之                              怀民亦未
【小题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小题4】文中两人的劝谏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结合语段内容简要分析。并说明这两种劝说方式对今天人际交往的启示。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

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馀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牧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注释】①陈留:东汉陈留郡国,在今河南。②辟: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③五官掾:官名。④剧:地名,即北海国治所剧县 。⑤门下书佐水丘岑:门下,本为门庭之下的意思,汉、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长官的属吏。书佐,主办文书的佐吏。水丘岑,人名。⑥青州牧:官名。⑦坐征:因获罪而被召回。⑧原:原谅,赦免。⑨左转:降官,贬职。

(《资治通鉴》卷四十三,汉纪三十五)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操兵府,称冤叫号。   _________________   
②董宣生平未曾人之食。 食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
【小题4】董宣获罪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5】阅读全文,你认为董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