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1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商陵君养“龙”

《郁离子》

有献鲮鲤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曰蚁。商陵君使豢而扰之。或曰:“是鲮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抶之。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屈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惊,称龙之神。商陵君又大悦。徙居之宫中,夜穴砖而逝,左右走报:“龙用壮,今果穿石去矣!”商陵君视其迹,则悼惜不已,仍养蚁以伺,冀其复来也。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商陵君谓豢龙来,矢蚁以邀之。龙怒,震其宫,商陵君死。

(有删改)


[注释]①商陵君:作者刘基虚构的人物。②鲮鲤:即穿山甲,喜食蚁。③豢(huàn):喂养。扰:驯服,安抚。④抶(chì):鞭打。⑤徙居:迁居。⑥用:施展。⑦矢:陈列。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商陵君使豢而扰之     (2)左右
【小题2】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夜晚(它)钻入砖上的洞逃走了。B.夜晚(它)在砖上打洞逃走了。
C.夜晚(它)钻入砖上的洞而死了。D.夜晚(它)在砖上打洞而死了
【小题3】有人认为商陵君非常愚蠢,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说的原因:(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
2020·上海黄浦·一模
知识点:文言实词文言文翻译议论说理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梅冈先生忤相嵩,在狱十八年。读书之,旁攻匠艺,无斧锯,以片铁日夕磨之,遂铦利得香楠尺许,琢为文具一,大匣三、小匣七、壁锁二;棕竹数片,为箑一,为骨十八,以笋、以缝、以键,坚密肉好,巧匠谢不能事。

夫人丐先文恭志公墓,持以为,文恭拜受之。铭其匣曰:“十九年,中郎节,十入年,给谏匣;节邪匣邪同一辙。”铭其箑曰:“塞外毡,饥可餐;狱中箑,尘莫干;前苏后沈名班班。”梅冈制,文恭铭,徐文长,张应尧镌,人称四绝,余珍藏之。

又闻其以粥炼土,凡数年,范为铜鼓者二,声闻里许,胜暹罗铜。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嵩:严嵩。今江西新余分宜人,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②铦(xiān)利:锋利,锐利。③箑(shà):扇子。④肉好:器物外边和中孔。肉,圆形玉器的周边。好,圆形玉器中间的孔。⑤丐(ài):乞求。⑥给谏:指给事中,六部皆设,掌稽查,弹劾,沈束为礼科给事中。⑦暹(xiān)罗:对泰国的古称。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香楠尺许B.巧匠谢/不能事C.余/珍藏之D.胜/暹罗铜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暇(              )        (2)贽(              )        (3)书(              )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得香楠尺许,琢为文具一,大匣三、小匣七、壁锁二。
(2)塞外毡,饥可餐;狱中箑,尘莫干;前苏后沈名班班。
【小题4】读完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聂政)遂西至濮阳①,见严仲子②曰:“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亲不幸③,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傀。傀又韩君之季父④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具车骑壮士以为羽翼。”政曰:“韩与卫,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⑤,生得失则语泄⑥,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
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⑦,自屠出肠,遂以死。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濮阳:春秋时期属于卫国。②严仲子:春秋韩国大夫,与韩相侠累(名傀)结仇,逃往濮阳。后与聂政结识,在聂政母亲生日时给予重金,聂政虽不受,但许身为友。③不幸:指聂政母亲去世。④季父:最小的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季排行最小。⑤得失:这里指差错。⑥语泄:泄露机密。⑦抉眼:指聂政挖出自己的眼睛。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⑴韩适有东孟之会( )                 ⑵中间不远(     )   ⑶韩傀走而抱哀侯(      )
【小题2】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     以君为长者
B.臣之仇韩相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此其势不可以多人        扶苏以数谏故
D.韩傀走而抱哀侯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小题3】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两处)
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具车骑壮士以为羽翼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
【小题5】战国时期,“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有学士、辩士、义士、逸士等。请说说唐雎与聂政属于哪类“士”?请结合文本并联系课文《唐雎不辱使命》作简要分析。

孙叔敖为楚令尹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选自《说苑·敬慎》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一:全部。③国:国家。④老父:老人,下文中“父”,即此老人。⑤衣:穿。⑥吊:慰问,吊唁。⑦不肖:不能干,没有贤德,这是孙叔敖谦虚的说法。⑧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楚国的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⑨岂有说乎:莫非有什么要说的吗?⑩去:离开。⑪擅权:擅弄职权。⑫恶:对......感到厌恶。⑬患处之:祸患潜伏在那里。⑭敬受命:聆听您的教训。⑮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⑯心益小:思想越小心谨慎。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孙叔敖(       )
(2)甚善,记之。(       )
【小题2】与“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垢”中加点词语“之”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是(  )
A.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
B.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C.司命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D.公将鼓(《曹刿论战》)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小题4】试举例分析文中“老父”是一个善于“进言”之人?
【小题5】试举例分析文中孙叔敖是一个善于“纳言”之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